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---|
词汇记忆 | 结合语境记单词,使用Anki等工具 | 避免死记硬背,注重实际应用 |
阅读理解 | 精读真题,总结题型规律 | 关注逻辑结构和作者态度 |
写作部分 | 多练习,模仿高分范文 | 确保结构清晰,论点明确 |
数学部分 | 熟悉术语,重视错题分析 | 注意陷阱,避免低级错误 |
去年我有个朋友,申请的是UBC的研究生项目,本来成绩不错,但因为GRE没考好,结果被拒了。他当时特别沮丧,说“其实我英语不差,只是考试太难了”。后来他重新准备,用对方法,最后拿到了NYU的录取。这件事让我意识到,GRE不是单纯的考试,而是通往梦想学校的门槛。
很多人觉得GRE是语言测试,其实它更像一场心理战。你得在有限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,还要保持冷静。比如我在准备时,发现很多题目其实不难,但时间一紧就容易慌。所以掌握高效的方法,比单纯背单词更重要。
词汇是GRE的基础,但光靠背单词书效果有限。我有个同学用Anki做记忆卡片,每天只记50个新词,然后反复复习。她还把单词和句子一起记,比如看到“prolific”这个词,就找一个包含它的例句,这样更容易记住。这种方法让她在短时间内提升了词汇量。
阅读理解部分最难的不是读懂文章,而是抓重点。有一次我做题时,花了很多时间看细节,结果时间不够,后面几道题全错了。后来我学会了先快速浏览问题,再带着问题去读文章,这样能更快找到答案。比如遇到“main idea”的题,就要找段落开头或结尾的句子。
写作部分要练得勤,不能临时抱佛脚。我之前写作文总是跑题,后来跟着一篇高分范文模仿,发现结构很重要。开头点明观点,中间举例子,最后总结。这样逻辑清晰,分数自然高。另外,不要怕写错,关键是表达清楚。
数学部分看似简单,但陷阱不少。比如有些题目会故意用复杂表述误导你,或者设置单位转换的坑。我有次做题时,看到“distance”就直接算距离,结果题目其实是问时间,差点丢分。所以做题时一定要仔细看题,尤其是专业术语。
备考过程中,时间管理是关键。我曾经试过每天学4小时,但效率不高。后来改成每2小时休息一次,专注力反而更好。还有,别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做题上,也要留出时间复习错题,查漏补缺。
心态也很重要。有人考前紧张到失眠,结果发挥失常。我认识一个学长,每次考试前都会深呼吸几次,告诉自己“我已经准备好了”。这种小习惯真的能缓解压力。别让焦虑影响你的表现。
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开始备考,那就想想:你是不是也想进入像NYU、UCB这样的学校?是不是也希望自己的申请更有竞争力?GRE不是必须的,但它确实能让你脱颖而出。别等到最后一刻才后悔,现在就开始行动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