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学生申请期间最常做的5件事

puppy

在申请留学的这段时间,留学生们常常会做几件“标配”事情。首先是反复修改个人陈述和简历,希望每一个细节都能打动招生官;其次是积极联系导师,争取推荐信和支持;第三是准备语言考试,如托福或雅思,不断刷分提升成绩;第四是研究目标院校,了解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;最后,就是不停地查资料、做攻略,生怕错过任何重要信息。这些看似重复的行为,其实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——顺利拿到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。

盘点 步骤 注意点
修改个人陈述和简历 反复打磨内容,突出个人优势 避免模板化,体现真实经历
联系导师 邮件沟通、参加招生宣讲会 提前准备,展现诚意
准备语言考试 刷分、模拟测试、参加辅导班 关注截止日期,合理安排时间
研究目标院校 查看课程设置、校园文化、校友资源 结合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
查资料做攻略 浏览官网、论坛、社交媒体 辨别信息真伪,避免被误导

记得去年秋天,我刚拿到NYU的offer时,脑子里还回荡着那段时间的忙碌。每天晚上都坐在宿舍里改文书,光是Personal Statement就写了六稿。那时候真的觉得这些事特别烦,但回头看,正是这些“标配”操作让我顺利拿到了录取通知书。

在UBC读大三的李明告诉我,他为了写好PS,特意找了几位学长帮忙润色。结果发现,大家的关注点都不一样,有人强调学术背景,有人看重实习经历。他最后决定把重点放在自己参与的科研项目上,反而让文书更有说服力。

很多同学都会在申请季给教授发邮件。张婷就是其中一个。她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联系自己感兴趣的导师,不仅介绍了自己,还附上了过往的研究成果。后来这位教授果然给她写了推荐信,让她在申请中多了几分优势。

托福和雅思成绩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个硬指标。王浩为了提高口语分数,报名了线上辅导班,每天坚持练习。他发现,不只是刷题,还要多听多说,才能真正提升能力。

了解目标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很重要。比如,如果你申请的是商科专业,就要看看学校有没有相关的行业合作项目或者实习机会。有些学生甚至会去学校官网看校友分享,只为找到最合适的匹配点。

现在网上有很多留学攻略,但真假难辨。小林就因为轻信了一个不靠谱的公众号,差点错过了申请截止日期。后来他学会了用学校官网和官方社交媒体获取信息,这才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。

申请期间,别怕花时间去完善每一个细节。哪怕只是调整一下简历的格式,也可能让招生官对你留下更深的印象。你永远不知道,哪一点会让招生官觉得你是他们要找的人。


puppy

留学生新鲜事

339278 博客

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