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|---|---|---|
| 全球多所高校参与 | 提前预约、现场交流、后续跟进 | 携带材料、提前准备问题、关注时间安排 |
去年秋天,我还在北京的咖啡馆里翻着申请材料,纠结要不要去参加一场招生面试会。那时候我对留学还只是半信半疑,直到在朋友推荐下去了那场活动,结果真的收获满满。
记得当时我遇到一位来自美国纽约大学(NYU)的招生官,他告诉我,很多学生其实对学校的具体课程设置不太清楚,但面试时如果能展现出对专业的理解,就更容易获得青睐。
比如UBC(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)最近调整了研究生申请的截止日期,从原来的3月延后到4月。这意味着如果你还没准备好材料,还有更多时间来完善你的申请。
现场还有不少学生带着自己的简历和作品集,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实力。有位学设计的同学直接带了一本手绘笔记本,当场被招生官夸赞创意十足。
不只是名校,一些新兴的欧洲院校也参加了这次面试会。像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,他们特别欢迎有工程背景的学生,而且提供奖学金机会。
除了与招生官面对面交流,现场还设置了专业咨询区。有位学商科的朋友在那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硕士项目,原本他只想申请MBA,但咨询师建议他先读个金融硕士,再申请MBA,这样更稳妥。
有些同学可能担心自己英语不够好,但其实大多数招生官都愿意用中文交流。我在现场看到一个法国学校的代表,她虽然法语流利,但也非常乐意用中文回答问题。
如果你正在考虑申请,不妨把这场面试会当作一次试水。不用急着决定,但至少可以收集信息,了解不同学校的风格。
有时候,一次简单的对话就能改变你对留学的看法。也许你之前觉得某个学校遥不可及,但通过面试会,你会发现它其实离你很近。
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准备。早点了解信息,早点规划方向,会让你更有底气面对申请过程。
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计划,那就把这个面试会当作一次探索的机会。也许你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留学路径。
别让犹豫耽误了你的未来。现在就开始行动吧,说不定下一次你就是那个被录取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