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|---|---|---|
| 选校定位 | 了解学校录取标准,分析自身背景 | 不要盲目追求排名,要匹配个人兴趣和优势 |
| 文书写作 | 写真实故事,突出独特经历 | 避免陈词滥调,展现个人成长 |
| 面试准备 | 练习常见问题,熟悉学校文化 | 保持自信,展现真诚态度 |
记得去年冬天,我坐在宿舍的电脑前,盯着埃默里大学官网上的申请页面发呆。那段时间,我一边忙着准备托福考试,一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同学分享他们被梦校录取的消息。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:留学不是一场考试,而是一次自我探索和展示的过程。
我曾经也像很多人一样,觉得只要成绩好就能进名校。后来才知道,真正打动招生官的,是那些能让人记住的故事。比如我在UBC读大一时,参加了一个关于环保的社团项目,我们去社区做调研、设计宣传册,最后还得到了当地媒体的关注。这段经历让我明白,申请不只是写简历,更是讲一个有温度的故事。
选校时,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埃默里大学的录取数据。从官方网站和Niche网站上看到,他们的本科录取率大概在13%左右,比纽约大学(NYU)低不少。但我也注意到,埃默里特别看重学生的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。这让我开始思考:我的经历是否能符合他们的期待?比如我曾组织过一次校园义卖,为贫困学生筹集学习资料,这些细节在申请中都派上了用场。
写文书时,我花了整整一个月反复修改。第一稿写了我从小喜欢画画,但后来发现自己的热情更多是在帮助别人。第二稿加入了一些具体例子,比如我如何通过美术课帮助自闭症儿童表达情绪。第三稿则更注重情感共鸣,让招生官感受到我是一个有同理心的人。最终,我选择了“通过艺术传递温暖”作为主题,这个角度既真实又容易引起共鸣。
面试前,我做了很多准备。除了常见的“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”这类问题,我还研究了埃默里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。比如他们有一个叫“Emory Community”的项目,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。我特意在面试中提到自己曾经在社区中心做志愿者的经历,并表达了对这个项目的兴趣。这样不仅展示了我对学校的了解,也让面试官看到我的诚意。
申请过程中,我最担心的是“真实性”。有一次,我差点把一段实习经历写得过于完美,后来我删掉了那些夸张的描述,保留了最真实的部分。结果,反而让招生官觉得我更可信。其实,他们更希望看到一个有缺点但真诚的人,而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“模板”。
录取结果出来那天,我紧张得连手机都不敢看。直到收到邮件说“恭喜你被埃默里大学录取”,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。那一刻,我意识到,整个过程不仅是申请一所学校,更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旅程。我学会了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,也更加清楚自己未来想要什么。
如果你也在准备申请,不妨从现在开始,记录下自己的每一个小故事。也许有一天,它们会成为你申请路上最重要的筹码。别害怕写不好,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历。只要你愿意表达,就一定有人愿意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