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---|
国内名企招聘会 | 了解时间、准备材料、参加宣讲会、面试 | 提前研究企业、注意文化差异、积极沟通 |
记得我刚从UBC毕业回国时,特别紧张。当时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拿到了大厂的offer,而我却在投简历的时候频频碰壁。后来我才明白,不是能力不够,而是对国内招聘流程不了解。比如,有些公司只招应届生,或者要求有实习经历,这些信息如果没提前掌握,很容易错过机会。
国内名企招聘通常集中在每年9月到次年3月之间,这段时间被称为“秋招”和“春招”。以腾讯为例,他们一般会在9月开始陆续在全国高校举办宣讲会。如果你是NYU的毕业生,可以关注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(Career Center)发布的招聘信息,很多企业都会去那里做宣讲。
参加招聘会前,一定要提前研究目标企业的背景和岗位需求。比如阿里巴巴的校招项目非常有名,但他们的岗位要求也相对较高。如果你是学计算机的,最好能展示出一定的编程能力和项目经验。像MIT的学生,很多人在校期间就参与过开源项目,这在面试中是个加分项。
面试环节最考验人的是如何表达自己。很多留学生可能因为语言问题或文化差异,表现得不够自信。比如,华为在面试时会问一些行为题,比如“请举例说明你如何解决一个困难的问题”。这时候,用STAR法则(Situation, Task, Action, Result)来组织回答会更清晰。
除了面试技巧,求职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细节。比如,有些企业会要求提供学历认证,这需要提前准备。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是必须的,尤其对于想进国企或公务员的同学来说,这个步骤不能少。
成功案例有很多,比如一个朋友毕业于纽约大学,他在秋招期间认真准备了每一份简历,并主动联系了HR。最终他通过了字节跳动的面试,拿到了产品经理的职位。他的经验告诉我,主动沟通比被动等待更重要。
如果你是归国工作的职场人,不要以为经验就能帮你顺利找到工作。现在很多企业看重的是你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。比如,京东在招聘时会优先考虑那些能快速融入团队的人。所以,即使你有海外工作经验,也要学会用国内的思维方式去表达。
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招聘偏好。比如,百度更看重技术能力,而招商银行则更注重综合素质。了解这些偏好,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准备面试。你可以通过LinkedIn或知乎查找相关岗位的面试经验,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。
现在国内就业市场竞争激烈,但只要方法得当,机会还是很多的。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,多尝试几次,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。就像我在回国初期一样,虽然一开始不顺利,但后来通过不断调整策略,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工作。
最后想说的是,国内的就业市场其实很开放,只要你愿意努力,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别怕麻烦,多问问,多看看,你会慢慢发现,原来自己并不孤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