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---|
研究型硕士 vs 授课型硕士 | 明确目标、了解课程结构、分析职业规划 | 时间投入、研究能力、就业方向 |
去年我有个朋友小李,从国内来加拿大读硕士。他选的是UCL的授课型硕士,结果毕业时发现找工作特别难,因为课程太偏理论,和实际工作脱节。后来他后悔没早点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,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方向。
其实像小李这样的留学生不在少数。很多人对研究型硕士和授课型硕士的区别不太清楚,就随便选了所学校,结果浪费了时间和金钱。留学不是走马观花,而是要为未来铺路。
研究型硕士更注重学术研究,适合以后想读博士或者进科研机构的人。比如在UBC读计算机科学的硕士,大部分时间都在做项目,写论文,参加学术会议。这种课程对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要求很高,而且通常需要3年才能毕业。
而授课型硕士更偏向实践应用,适合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学生。比如NYU的金融硕士,课程设置很实用,很多教授都是华尔街的从业者,教的内容贴近行业需求。这类课程一般2年就能毕业,但对研究能力的要求相对低一些。
我认识一个同学叫小林,她本来想读研究型硕士,后来发现自己的兴趣更偏向实际操作,就转到了授课型硕士。现在她在一家投行工作,工资不错,生活也稳定。
有些学校会把两种类型混在一起,比如墨尔本大学的工程硕士,既有研究型也有授课型的课程。这就需要学生自己仔细看课程描述,确定自己到底要哪种。
如果你的目标是继续深造,研究型硕士是更好的选择。比如申请博士的话,研究型硕士的经历会让你的申请更有竞争力。但如果你希望尽快就业,授课型硕士可能更适合你。
还有一个重要点是时间投入。研究型硕士通常需要更多时间完成论文,而授课型硕士则更注重课堂学习和实习。比如在英国,研究型硕士一般需要3年,而授课型硕士通常是1到2年。
还有政策方面也要考虑。比如美国的STEM专业可以申请OPT延期,这对就业有帮助。如果你读的是非STEM的授课型硕士,可能就没有这个优势。
有些人觉得研究型硕士听起来更厉害,但其实不一定适合自己。比如有些学生不喜欢写论文,也不喜欢长时间做研究,那读研究型硕士可能会很痛苦。
还有就是学校的资源。有些学校的研究资源很丰富,比如MIT的研究生院,有很多实验室和研究机会。而有些学校的授课型硕士可能更注重职业发展,比如哈佛商学院。
如果你不确定自己该选哪种,可以先找学长学姐聊聊,或者去学校官网看看课程介绍。有时候课程名称看起来一样,但内容差别很大。
最后提醒大家,别被“名校”光环迷惑。有时候一所普通学校的授课型硕士反而更符合你的职业规划。关键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然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别等到毕业了才发现自己选错了。现在就开始思考吧,选对方向,才能少走弯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