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---|
实习对留学生的重要性 | 规划实习方向、准备简历、参加面试、利用学校资源 | 提前准备、了解政策、保持积极心态 |
如何选择实习方向 | 结合专业兴趣、研究行业趋势、关注就业政策 | 避免盲目跟风、多做调研、明确目标 |
时间管理与实习安排 | 合理分配课业与实习时间、制定计划表 | 避免拖延、保持平衡、注重效率 |
简历准备技巧 | 突出相关经历、简洁明了、多次修改 | 避免夸张、保持真实、符合岗位要求 |
面试准备与应对 | 模拟练习、研究公司背景、表达清晰 | 保持自信、尊重对方、展现诚意 |
利用学校资源找实习 | 参加招聘会、联系职业中心、加入校友网络 | 主动沟通、抓住机会、持续跟进 |
社交平台寻找机会 | 使用LinkedIn、关注企业动态、主动联系 | 保持专业、礼貌沟通、展示价值 |
我第一次去UBC的Career Centre,是大一刚开学的时候。那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实习是什么,以为就是“打杂”。后来一个学姐告诉我,她大二就拿到了Google的实习机会,靠的就是早早规划和不断尝试。现在回想起来,如果我当时能早点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,也许我的大学生活会完全不同。 很多留学生刚来时都挺迷茫的,觉得学业压力大,还没想好未来要做什么。但其实,实习不只是为了赚钱,它更像是你进入职场的第一步。尤其是在美国或加拿大,很多公司招聘时都会优先考虑有实习经验的学生。比如NYU的商学院,每年都有超过70%的毕业生在毕业前有过实习经历,这让他们在求职时更有优势。 选实习方向不能只看热门,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。如果你学的是计算机科学,可以考虑去科技公司;如果是商科,可以试试金融或咨询类的企业。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(UC Berkeley)的工程学院,学生常去硅谷的初创公司实习,积累实际项目经验。这些经历不仅帮你了解行业,还能让你更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。 时间管理是关键。大一课程可能不会太重,但别被轻松的节奏骗了。很多人等到大二才开始找实习,结果发现机会已经没了。像密歇根大学(University of Michigan)的学长们就建议,大一就要开始关注实习信息,把简历准备好,这样到了大二就能更快进入状态。 简历不是写出来就能用的,需要反复打磨。记得我在申请第一份实习时,写了三遍简历,每次都有新的调整。重点是要突出和实习相关的经历,哪怕只是校园里的活动。比如你组织过一次社团活动,就可以写成“协调团队完成策划,提升参与人数30%”。这样的数据会让你的简历更有说服力。 面试时不要紧张,但也不能掉以轻心。很多同学因为准备不足而错失机会。你可以提前做一些模拟面试,或者找朋友帮忙练习。比如哈佛大学(Harvard University)的职业发展中心会提供一对一的面试辅导,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。 学校的资源非常丰富,但很多人没好好利用。比如哥伦比亚大学(Columbia University)的Career Center不仅有招聘会,还会定期举办行业讲座和企业交流会。这些活动都是接触潜在雇主的好机会,千万别错过。 LinkedIn是个宝藏平台,尤其对留学生来说。你可以关注目标公司的HR,看看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人才。有时候直接发消息询问实习机会,反而比投简历更容易获得回复。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同学,在LinkedIn上主动联系了一家投行的实习生,最终成功拿到实习机会。 实习不只是找工作,更是认识人、积累经验的过程。即使你最后没有留在那家公司,这段经历也会让你在未来求职时更有底气。就像我之前在一家创业公司实习时,虽然没转正,但学到的技能和人脉对我后来找全职工作帮助很大。 所以别等,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吧。不管你是想进大公司,还是自己创业,实习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你的大学时光很宝贵,别让它白白浪费。早一点开始规划,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