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---|
海外经历 | 了解国内就业趋势 | 文化差异、信息不对称 |
语言优势 | 积累本土实习经验 | 简历优化、面试技巧 |
视野拓展 | 提升行业认知 | 求职策略、职业规划 |
去年冬天,我认识一个从UBC毕业的留学生小林。他在加拿大读的是商科,毕业后想回国发展。可他发现,自己虽然有海外学历,但投了十几份简历,回复寥寥无几。他有点迷茫,开始怀疑:海外毕业生真的还有优势吗?
其实像小林这样的情况很常见。很多留学生在出国前觉得,只要拿到国外文凭,回国找工作就轻松多了。但现实是,就业市场对海外经历的理解和接受度并不一致。有人觉得你视野广、英语好,也有人觉得你太“水”,不了解国内职场。
小林的经历不是个例。去年,我采访了几位从NYU、UCLA等名校回国求职的留学生。他们提到,很多人在简历上写“国际交流”“海外学习”,但HR往往更关注你能做什么,而不是你在哪里学的。比如,一位在NYU读金融的学生,简历里写了“参与过多个跨国项目”,但HR问:“具体做了什么?”他却说不出详细内容。
另一个例子是来自多伦多大学的李同学。她回国后参加了一场招聘会,发现很多企业都更倾向于招有国内实习经验的人。她虽然有国外的课程成绩,但在面试中被问到“国内行业现状”时,她明显缺乏了解。这让她意识到,海外经历不是万能的,关键还是看你怎么用。
HR们也有自己的看法。我在采访中问了一位某互联网大厂的招聘负责人,他说:“我们欢迎海归,但更看重实际能力。如果一个人在国外没做过什么实际项目,回国后反而会比本地学生慢一步。”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。这也说明,光有学历还不够,你得证明自己真的有能力。
还有一个细节值得留意。国内企业现在越来越重视“本土化”。比如,一些外企在招聘时会优先考虑有国内实习或工作经验的人。一位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(LSE)回来的留学生告诉我,他投了30多家公司,结果只有两家给了面试机会,而这两家都是他之前在国内有过实习的公司。
那怎么办?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弥补这些短板。比如,提前了解国内就业趋势,不要等到回国才开始找信息。你可以关注一些国内的招聘网站,像BOSS直聘、猎聘网,或者加入一些留学生社群,获取第一手资讯。
另外,积累本土实习经验也很重要。有些留学生可能会觉得,国内实习没有国外有含金量,但其实不然。如果你能在大公司实习,哪怕时间不长,也能让你在简历上加分。比如,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学计算机的同学,他在国内一家科技公司实习了三个月,后来顺利拿到了offer。
还有就是提升行业认知。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学的专业和国内不太一样,或者课程设置不同。这时候,你需要主动去了解国内行业的具体情况。比如,你可以通过知乎、豆瓣、行业报告来学习。一位从澳洲回来的朋友告诉我,他花了几个月时间研究国内互联网行业,最后成功进入一家大厂。
如果你打算回国发展,建议早点做准备。不要等到毕业才开始找信息,而是从大三就开始关注国内就业市场。这样你在回国后就能更快适应,不会像小林那样陷入被动。
无论你是打算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发展,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都很重要。海外经历确实能带来一些独特的价值,但如果你想真正脱颖而出,还需要努力弥补短板。别让“留学”成为你的负担,而是让它成为你前进的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