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|---|---|---|
| 转专业读研的动机 | 自我评估 → 研究目标院校 → 准备材料 → 提交申请 | 提前规划、了解政策、保持积极心态 |
| 成功案例分享 | 明确兴趣方向 → 找到相关课程/项目 → 积累实践经验 | 不要怕失败,勇敢尝试 |
| 实用建议 | 多和学长学姐交流 → 利用学校资源 → 做好时间管理 | 每个选择都有意义,坚持就是胜利 |
我是在UBC读完大三的时候决定转专业的。那时候我还在学商科,但每天上课都感觉像在走形式。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关于市场分析的作业,我花了整整一周才做完,结果成绩还一般。那晚我躺在床上想了很久,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商业没有真正的热情。
后来我开始研究其他专业,发现心理学挺有意思的。虽然听起来有点奇怪,但我真的喜欢看人怎么思考、怎么行动。那时候我连心理学的基础课都没上过,但还是决定试试看。
转专业不是说换就换的,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做准备。首先是联系了几个在纽约大学(NYU)读心理学的同学,听他们讲自己的经历。他们告诉我,即使本科不是心理学背景,只要能证明自己有学习能力和兴趣,很多学校都是欢迎的。
然后我开始找相关的课程。我在Coursera上报名了一门《心理学导论》,还看了几本入门书。这些内容虽然简单,但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基本的理解。同时我也开始关注一些心理学相关的实习机会,比如去当地的心理诊所帮忙。
选学校时,我特别留意了那些接受跨专业学生的项目。比如哥伦比亚大学(Columbia University)的研究生院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。他们看重的是你的潜力和努力,而不是你原来的学位。
申请过程比我想得要难。我需要提交一份个人陈述,说明为什么我要转专业,以及我做了哪些准备。一开始写得很不顺利,总觉得表达不清楚。后来我请了一个留学顾问帮忙修改,他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。
面试也是个挑战。我之前从未参加过正式的面试,所以很紧张。我记得有一次面的是温哥华的一个心理学研究中心,他们问了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,我结结巴巴地说了半天,最后还是靠真诚打动了他们。
拿到录取通知那天,我兴奋得差点跳起来。虽然过程不容易,但我觉得一切都值得。现在我已经在读研究生了,每天都在学习新东西,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方向。
如果你也在考虑转专业,不妨问问自己:我真的喜欢现在的专业吗?如果不喜欢,是不是该换个方向?别怕麻烦,也别怕失败。很多时候,我们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,其实只是没尝试而已。
记得我有个朋友,原本是学工程的,后来转去了设计专业。她一开始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适应,但坚持下来后,现在已经在一家知名设计公司工作了。她的故事让我明白,人生有很多可能,关键是你有没有勇气去追求。
转专业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无论你现在在哪里,都别忘了你还有选择的权利。也许现在的你还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但只要你愿意探索,总有一天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。
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一点启发。别让别人的想法左右你,也别被现实打败。你的人生,只有你自己能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