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|---|---|---|
| UCL申请经验 | 选校理由、文书准备、面试技巧 | 保持真实,展现热情,提前准备 |
去年冬天,我坐在宿舍的窗边,望着伦敦的雨,脑子里全是UCL的课程介绍和校园照片。那时我刚拿到UBC的录取,却还是忍不住想再试一次UCL。不是因为别人说它好,而是因为我真的喜欢那里的专业设置,还有它在学术界的口碑。
选择UCL其实是因为我对人工智能特别感兴趣,而UCL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在全球排名靠前,课程内容也很贴近实际应用。记得当时看了很多资料,发现UCL不仅有很强的师资,还和很多科技公司有合作项目。这让我觉得,这里可能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。
选校时我也参考了NYU的课程设置,但对比下来,我发现UCL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,而且地理位置也更适合我。伦敦是个充满机会的城市,不管是实习还是社交,都能让我更快成长。
写文书的时候,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自己为什么适合这个专业。不只是罗列成绩,而是讲清楚自己的兴趣来源和未来目标。比如我在高中时就做过一个小项目,用Python写了一个简单的AI模型,虽然很简单,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技术的力量。
后来我还去看了UCL官网上的课程大纲,了解每个学期的课程安排,这样在文书中就能具体说明自己对哪些课程感兴趣。比如有一门课叫“机器学习原理”,我就提到自己希望深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。
申请过程中最让我紧张的是面试环节。我之前没怎么参加过正式的面试,所以一开始有点不知所措。但朋友告诉我,UCL的面试其实很友好,重点是看你是否真的热爱这个专业。
面试前我做了很多准备,包括回顾自己的文书内容,还模拟了几轮对话。有一次我和同学一起练习,他扮演面试官,我回答问题时尽量保持自然,而不是背稿子。这种练习让我在真正面试时更有信心。
面试当天,我穿了一件比较正式的衣服,但没有太刻意。到了学校后,我发现面试官都是很亲切的老师,他们问的问题都围绕我的兴趣和经历展开,而不是考一些很难的专业术语。
最后我收到了UCL的录取通知,那一刻真的特别激动。那种感觉就像努力了很久终于看到了结果,但也明白这只是开始。接下来要做的还有很多,比如适应新环境、调整学习节奏。
现在回头看,我觉得整个过程最重要的不是分数或背景,而是你有没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。比如文书里的一句话,可能就是打动招生官的关键。
如果你也在准备申请,不要害怕失败,也不要被别人的评价左右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,只要坚持下去,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。
申请UCL或许不容易,但只要你足够努力,就一定有机会。别忘了,你的故事也是独一无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