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---|
文书写作 | 明确目标、收集信息、草拟初稿、反复修改 | 避免套话、突出个人特色、符合学校要求 |
个人陈述 | 介绍背景、表达动机、展示能力 | 真实具体、逻辑清晰、语言自然 |
推荐信 | 联系推荐人、提供材料、沟通需求 | 选择合适人选、内容真实可信 |
去年夏天,我收到一封来自纽约大学(NYU)的邮件,说我的申请材料通过了初审。那一刻我激动得差点把咖啡洒在键盘上。但其实,这份录取通知背后,是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打磨的一篇个人陈述。那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写不出好文章,直到一位学姐告诉我:“别怕写不好,先动笔。”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。
对于留学生来说,文书不仅是申请材料的一部分,更是你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机会。港校对文书的要求很高,尤其是像香港大学(HKU)和香港科技大学(HKUST),他们希望看到学生有明确的学术目标和清晰的职业规划。如果你只是泛泛而谈,很容易被淹没在成千上万的申请中。
写个人陈述时,要围绕一个核心展开。比如你申请的是金融专业,就不要突然跳到计算机科学。你可以从一次实习经历说起,或者讲述你在某门课程中遇到的挑战,以及你是如何克服的。UBC商学院的招生官就曾提到,他们最喜欢那些能体现“成长过程”的申请者。
推荐信也是关键部分。很多同学会找教授或导师写,但千万别随便找人。推荐人最好是你真正熟悉的人,他们能写出具体的例子,而不是泛泛而谈。比如你曾经参与过一个研究项目,教授可以详细描述你的贡献,这样比“他是个好学生”更有说服力。
文书的语气很重要。太正式会显得生硬,太随意又可能不够专业。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自然,像是在和一个朋友聊天。比如你可以这样开头:“我一直对环境问题很感兴趣,这源于小时候在海边长大,亲眼看到污染对生态的影响。”这种表达既真实又容易引起共鸣。
不要忽视细节。比如学校官网上的文书指南,里面可能有字数限制、格式要求甚至特定的问题。如果忽略这些,即使内容再好,也可能被直接淘汰。比如港大工程学院的申请材料里,就特别强调要说明为什么选择该校,而不是其他学校。
最后,别急着提交。写完初稿后,一定要请朋友或老师帮忙看看。他们可能会发现你没注意到的问题,比如逻辑不连贯、重复用词,甚至是拼写错误。这些都是影响分数的小细节。
文书不是一次性就能写好的,它需要反复打磨。但只要你用心去写,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,总会有人欣赏你的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