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---|
语言障碍 | 学习粤语和普通话,提升英语沟通能力 | 避免使用网络用语,保持正式语气 |
文化差异 | 了解香港职场礼仪,尊重本地文化 | 避免直接批评上司,保持谦逊态度 |
求职平台 | 使用LinkedIn、Indeed、智联招聘等平台 | 关注企业官网招聘栏目,主动联系HR |
实习机会 | 参加校内招聘会,利用校友资源 | 提前准备简历和面试,展示实习经历 |
去年秋天,我收到一个消息:同学小林在UCL毕业之后,成功拿到了汇丰银行的offer。可就在他拿到offer后,却突然问我:“你觉得我真能适应这里的职场吗?”那一刻我愣住了。其实不只是他,很多留学生都会在拿到工作后感到一丝不安。
我认识的一个NYU毕业生,毕业后回国发展,但后来又决定来香港找工作。他在美国学的是金融,对港企的运作完全不熟悉。第一次去面试时,他因为没有准备充分,结果被问得哑口无言。后来他才知道,港企非常注重“细节”,比如你简历上的每一段经历都要有具体数字支撑。
语言是第一道关卡。虽然大部分公司都接受英文沟通,但如果你能说一点粤语,会大大加分。我有个朋友在HKU读硕士,她花了几个月时间学习粤语,结果在面试中就因为一句“多謝”让面试官对她印象特别好。
简历要简洁明了。港企喜欢直奔主题,不喜欢看太多华丽的辞藻。我以前帮一个学生修改简历,把他的项目经验从一页压缩到半页,反而让他更容易被HR注意到。记得用动词开头,比如“负责”“协助”“优化”,这样显得更有行动力。
面试时一定要提前做功课。比如你应聘的是市场部,就得多看看公司的最新动态,甚至可以提一两个他们最近的活动。我认识的一个学生,在面试前认真研究了公司官网,结果被问到一个问题,他不仅回答了,还补充了一些自己的想法,最后顺利拿到了offer。
求职平台很重要。除了常见的LinkedIn和Indeed,还有专门针对亚洲市场的网站,比如智联招聘或者猎聘。我之前帮一个同学注册了一个叫“职友集”的网站,他很快收到了几家公司的邀约。
招聘会是个好机会。很多大学都会定期举办招聘会,像UBC每年都有一次大型的就业博览会。你可以直接和HR面对面交流,还能拿一些宣传资料,回来再仔细研究。
实习是积累经验的好方法。很多公司愿意给应届生实习机会,尤其是那些大公司。我有个朋友在腾讯实习了一年,后来直接转正了。实习期间不仅要完成任务,还要多观察同事的工作方式,这对你以后进入职场很有帮助。
校友资源不能忽视。很多学校都有校友网络,比如HKU的校友会经常组织活动,你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找到潜在的雇主。有一次,我朋友就是通过校友推荐,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。
本地企业文化需要适应。港人讲究效率和专业,开会时不会拖沓太久。如果你在会议上提出问题,最好先自己想清楚可能的解决方案,而不是只问“怎么办”。这种思维模式会让你更受认可。
别等到毕业才开始找工作的。我认识的一些留学生,毕业前半年就开始准备简历和面试,结果比那些临时抱佛脚的人更有优势。提前规划,才能从容应对。
有时候,一份好的工作不是靠运气,而是靠准备。如果你能提前了解港企的需求,准备好自己的材料,面试时表现自信,你会发现,其实香港并不是那么难融入。
现在你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,那就别再犹豫。别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行动,早一步准备,就能多一分机会。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,接下来的一切都会慢慢变得清晰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