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俄罗斯留学日记:初来乍到的每一天

puppy

初来白俄罗斯,一切都充满新鲜感。从抵达明斯克的那一刻起,我便被这里的宁静与秩序所吸引。校园环境优美,教学严谨,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友好,让我很快融入了新生活。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虽与国内不同,但逐渐适应后,我发现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文化体验,还有独特的美食和热情的人际关系。无论是参加校园活动,还是漫步在街头巷尾,都让我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与归属感。这篇日记记录了我在白俄罗斯的点点滴滴,希望能给即将出发的留学生带来一些启发与鼓励。

盘点 步骤 注意点
初来乍到的适应过程 从抵达、报到、选课到融入生活 文化差异、语言障碍、安全问题
校园与课堂体验 了解教学模式、师生互动方式 课程节奏、学术要求、考试形式
生活与社交 租房、交通、饮食、朋友建立 语言沟通、人际交往、生活习惯
文化与节日 参与本地活动、学习传统习俗 尊重当地礼仪、避免文化误解

我第一次踏上白俄罗斯的土地,是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清晨。飞机降落在明斯克机场时,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和一条条安静的街道。那时候我还不知道,这趟旅程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。

刚下飞机的时候,我有点紧张,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出国。但当我看到接机的老师用中文跟我打招呼,那一刻心里就踏实多了。他告诉我,白俄罗斯的大学很重视国际学生,尤其是像我这样来自中国的学生。他的语气让我觉得,这里虽然陌生,但并不是那么难适应。

我的学校是白俄罗斯国立大学(Belarusian State University),简称BSU。这所学校在东欧很有名,尤其在工程和自然科学领域。我选择它是因为它的国际交流项目比较成熟,而且学费比欧美国家便宜很多。不过,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还是有点不适应,因为这里的教学节奏比国内快一些,老师讲课内容也很密集。

记得有一次,我在课堂上听不懂教授讲的专业术语,就举手问了。没想到老师不仅耐心地解释,还特意放慢语速,让我能跟上进度。这种包容让我很感动,也让我明白,只要主动沟通,老师和同学都会愿意帮助你。

生活方面,我一开始对当地的物价和消费习惯不太了解。比如,在超市买一瓶水要花1.5美元,比国内贵不少。但我很快学会了去小摊贩那里买食物,价格更实惠。还有一次,我因为不会说俄语,差点在公交车上坐过站,后来一位老奶奶帮我指了路,她还用简单的英语跟我说:“别担心,慢慢来。”这句话让我特别温暖。

白俄罗斯的冬天真的很冷,零下20度是常态。我一开始没有准备足够的冬衣,结果在街上走几步就冻得发抖。后来我去了当地商场买了羽绒服和帽子,才发现这里的保暖衣物质量很好,而且价格也不贵。现在我已经习惯了穿厚厚的外套出门,甚至开始喜欢那种被寒风吹过的清醒感。

周末的时候,我喜欢去市中心的公园散步。那里的树木高大,湖面平静,偶尔还能看到一群野鸭子在游。有时候我会坐在长椅上,看看周围的人们,他们有的在打羽毛球,有的在遛狗,一切都显得很悠闲。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国内的公园,但这里更安静,更有人情味。

有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的国际文化节,那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展示中国文化。我做了几个中国结,还教大家用筷子夹豆子。现场气氛特别热闹,大家都很开心。一位俄罗斯同学问我:“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这么喜欢红色?”我说:“因为红色代表好运和喜庆。”她听了以后点点头,说:“原来如此,我也喜欢红色。”那一刻,我觉得文化交流真的很有意思。

白俄罗斯的美食也很特别。我最喜欢的是“沙拉·莫斯科”(Salat Moskovskiy),这是一种用土豆、胡萝卜、鸡蛋和肉末做的凉菜,味道很浓郁。还有“皮罗什基”(Pirozhki),是用面粉做的小面包,里面可以加肉、奶酪或者洋葱。刚开始吃的时候我不太习惯,但越吃越上瘾。

除了美食,我还发现当地人非常热情。有一次我去便利店买东西,店员是个年轻女孩,她注意到我拿着一本中文书,就用中文跟我聊天。她说她学过一点中文,还问我是不是留学生。我们聊了很久,最后她送了我一个小糖果,说:“欢迎来到白俄罗斯!”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了一种归属感。

我现在的日常生活已经变得规律起来。早上7点起床,然后去食堂吃早餐,接着去教室上课,中午在学校吃饭,下午有时间的话就去图书馆自习,晚上和朋友一起出去逛逛或者看电影。这样的节奏让我觉得很充实,也让我有更多时间去探索这座城市。

如果我要给即将出发的留学生一些建议,那就是:不要怕犯错,多问问题。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,一开始都会有不适应的地方,但只要你愿意学习,总会找到办法。另外,一定要提前了解当地的气候和生活习惯,准备好合适的衣物和用品。

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它一定值得。当你真正融入一个新环境,你会发现世界变得更广阔,自己也变得更强大。希望我的故事能给你一些启发,让你在未来的旅途中更加勇敢和自信。


puppy

留学生新鲜事

316724 Blog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