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---|
面试准备 | 了解学校背景、练习常见问题、模拟面试 | 着装得体、保持眼神交流、使用礼貌用语 |
面试表现 | 回答简洁明了、展示真诚态度、表达对专业的热情 | 避免过度紧张、不要打断面试官、注意时间控制 |
面试后跟进 | 发送感谢邮件、持续关注录取结果 | 保持积极心态、不要放弃多次尝试 |
去年有个朋友申请日本大学,面试前反复练习,还特意买了西装。结果一进教室,老师问他:“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?”他支支吾吾说“因为排名高”,面试官直接摇头。后来才知道,这所学校更看重学生是否真正了解学校文化,而不是只看排名。
像UBC(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)的面试,会问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理解,以及未来职业规划。如果只是泛泛而谈,可能让招生官觉得你不认真。同样,NYU的面试也强调个人动机,他们希望看到你对专业有深入思考。
很多同学第一次面试时,总想着“怎么回答才完美”。其实,真诚比技巧更重要。比如东京大学的面试,老师会问:“你对日本社会有什么了解?”如果你能结合自己之前的留学经历,表达出对日本文化的兴趣,反而更容易打动他们。
穿着是第一印象。去京都大学面试的同学,穿休闲装被劝回去重选。日本学校很重视礼仪,哪怕是一条干净的裤子都显得很重要。记得有一次,一个学姐穿了正装,连领带都打得很整齐,面试官当场夸她“很有诚意”。
眼神交流是关键。在早稻田大学的面试中,一位学生一直低头说话,老师觉得他不够自信。后来他调整了状态,眼神坚定地回答问题,最终拿到了录取。
礼貌用语不能少。比如“请”、“谢谢”、“对不起”这些词,在面试中要自然说出。有一次听说一个学生因为没说“谢谢”,被老师认为态度不好,差点失去机会。
提前了解学校背景是加分项。比如申请大阪大学的同学,可以提到学校的科研实力或某个教授的研究方向。这样不仅显示你的用心,也让老师觉得你不是随便选的学校。
面试时遇到不会的问题,不要慌张。东京艺大的面试官曾问:“你有没有参加过艺术相关的活动?”一个学生诚实回答没有,但接着补充说自己一直在自学,并展示了作品。这种态度反而让他获得了录取。
每次面试后,写一封感谢信是个好习惯。比如申请名古屋大学的学生,面试后发了一封邮件,内容简单但真诚,老师后来提到“这封信让我印象深刻”。虽然不是决定性因素,但确实有帮助。
面试失败并不可怕。很多人第一次都没通过,但第二次再试就成功了。关键是总结经验,调整策略。就像一个学长,第一次面试因为紧张答错了问题,后来他重新准备,第二次终于拿到offer。
面试是展示自己的机会,也是了解学校的机会。不管结果如何,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。记住,准备充分的人,总是更有底气。
下次面试前,不妨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,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细节。哪怕只是一句话,也可能成为让你脱颖而出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