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|---|---|---|
| 美国本科申请中,SAT和AP是两大关键环节。 | 了解自己的学术优势,选择适合的考试路径。 | 不要盲目跟风,根据目标专业和个人情况做决定。 |
| SAT是传统标准化考试,适用于大部分专业。 | 分析自身强项,确定是否需要AP课程加分。 | AP课程对理工科有额外加分,但学习压力较大。 |
| AP课程能展示学科深度,适合未来想读STEM的学生。 | 提前规划课程,确保时间安排合理。 | 部分学校对AP成绩要求较高,需提前准备。 |
记得我刚到美国的时候,身边有个同学小林,他一直觉得自己数学特别好,所以直接跳过SAT,全心投入AP课程。结果申请时才发现,虽然他在AP微积分上拿了5分,但因为没有SAT成绩,很多大学都对他持保留态度。后来他补考SAT才顺利拿到录取,差点就错过了心仪的专业。
像UBC(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)在招生时,会综合考虑SAT和AP的成绩,尤其对工程类专业,AP成绩可以作为加分项。不过如果学生没有SAT,他们可能会更关注GPA和课外活动。
NYU(纽约大学)也一样,他们鼓励学生参加AP课程,尤其是想要进入商科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。但同时,他们也会看SAT分数,尤其是作文部分,这会影响学生是否被录取到顶尖项目。
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开始弱化SAT的重要性,比如斯坦福、MIT等名校,已经取消了SAT/ACT的要求。但这不代表SAT不再重要,它依然是衡量学生学术能力的一个标准,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强校中。
AP课程的优势在于,它能展示你在某个学科上的深入学习能力。比如如果你打算申请加州理工学院(Caltech),那么AP物理和化学成绩会成为你的亮点。而如果你只考了SAT,可能在这些学校里竞争力不够。
不过AP课程也有挑战。比如你需要在高一、高二就选修相关课程,并且要通过AP考试。有些学生为了多拿几个AP,甚至牺牲了其他时间,导致整体GPA下降,反而影响了申请。
我的一个朋友小李,他在高中时一口气报了五门AP课程,结果最后四门都没及格,GPA直接掉到3.2。后来他后悔没早点调整策略,把精力集中在几门核心AP上,而不是贪多。
如果你的目标是理工科,AP课程几乎是必须的。比如麻省理工学院(MIT)在招生时,会特别关注学生是否修过AP微积分、物理等课程。即使你SAT分数不错,但如果没有AP成绩,可能不会被优先考虑。
但如果你更倾向于文理类专业,比如历史、哲学或者艺术,那么SAT可能更重要。因为这些专业更看重学生的阅读理解、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,而SAT的作文部分正好能体现这一点。
还有些学生觉得AP太难,干脆放弃。其实不是所有学校都要求AP,比如一些综合性大学,只要SAT成绩达标就可以。但如果你想进排名靠前的学校,AP还是值得考虑的。
我见过不少学生,因为不了解AP和SAT的区别,最后走了弯路。有人因为AP太多导致GPA下降,有人因为没考SAT错失机会。这些都是经验教训。
如果你不确定该选哪条路,不妨先问问自己:你更擅长什么?你想申请什么专业?你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?这些问题的答案,能帮你做出更合理的决定。
不管你是想走常规路线,还是追求学术挑战,都要记住:没有一种选择是绝对正确的。关键是你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,最大化自己的优势。
别等到申请季才后悔,提前规划才是王道。毕竟,每个留学生都希望用自己的努力,换来一个理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