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奇怪怪的课程竟然让我上瘾?

puppy

你有没有想过,一门看似“奇怪”的课程,竟然能让你上瘾?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留学期间选修的一门非常特别的课——比如“如何用咖啡杯种花”或者“电影中的哲学思考”。起初觉得莫名其妙,但随着课程深入,不仅学到了有趣的知识,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这门课让作者重新认识了学习的乐趣,也提醒我们:有时候,最意想不到的课程,反而能带来最大的收获。如果你也在寻找新鲜有趣的课程,这篇充满趣味和启发的文章一定不能错过!

盘点 步骤 注意点
选修奇怪课程 搜索学校课程目录,寻找有趣内容 确认课程是否符合学分要求
尝试不同领域 参加开放日或旁听课程 提前了解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
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保持开放心态,主动交流

有一天,我在UBC的课程目录里看到一门叫《如何用咖啡杯种花》的课。当时我第一反应是:这真的是一门大学课程吗?但好奇心驱使我点进去看了简介,发现这门课其实是关于可持续生活和创意园艺的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这门课成了我留学期间最难忘的经历之一。 其实很多留学生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:在选课时总想选“实用”的课程,比如商科、工程或者计算机。但有时候,那些看似不靠谱的课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。我就是从那门“用咖啡杯种花”的课开始,意识到学习不一定非得严肃,也可以很有趣。 在纽约大学(NYU),有门叫《电影中的哲学思考》的课,听起来就很奇怪。但上过的人会告诉你,这门课真的让人脑洞大开。老师会从经典电影中提取哲学观点,比如《黑客帝国》里的存在主义,或者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的自由意志。这些讨论不仅让我对电影有了新的理解,还让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方向。 我的朋友小林在悉尼大学(UNSW)选修了一门《如何用食物讲故事》,听起来像是烹饪课,但其实是结合了文化研究和叙事技巧。他后来靠着这门课写了一篇论文,被一家媒体看中,直接给了他实习机会。这就是为什么说,一些“奇怪”的课程可能在未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。 有一次,我在多伦多大学(UT)旁听了一节《人类行为心理学》,老师用日常例子讲解复杂的理论。比如他讲到为什么人们会喜欢重复做某件事,甚至用游戏机制来解释。这种把抽象概念讲得通俗易懂的方式,让我第一次觉得心理学真的很酷。 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(UCL),有门叫《艺术与社会变革》的课,专门讨论艺术如何影响社会运动。这门课让我认识了一群热爱艺术的同学,我们一起组织了一个小型展览,还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不少关注。这不仅锻炼了我的策划能力,也让我更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。 如果你也在考虑选课,不妨试试看那些看起来“奇怪”的课程。它们可能不会直接影响你的专业,但绝对能丰富你的大学体验。像我在UBC上的那门“用咖啡杯种花”,虽然最后没有真的种出什么植物,但我学会了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创造价值,这种思维方式对我后来的生活帮助很大。 有时候,我们太急于追求“有用”的知识,反而忽略了学习的乐趣。真正有趣的课程,往往不是课本上写的那种,而是那些让你愿意花时间去探索、去思考的内容。这些课程可能不会直接帮你找工作,但它们会让你变得更有趣、更灵活。 选课的时候,不要只看名字,还要看看课程介绍和教授背景。有些课程可能名字听起来怪,但内容却非常扎实。比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(UC Berkeley),有一门《音乐心理学》,讲的是音乐如何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,听起来好像不相关,但实际内容非常深入。 别怕尝试新东西,别怕被别人说“奇怪”。大学就是让你试错的地方,也是让你发现自己潜力的地方。那些你以为不重要的课,可能会成为你未来最大的亮点。 如果现在你还在犹豫该选什么课,不妨换个角度想想:哪门课会让你觉得“啊,原来可以这样学”?也许答案就在你平时忽略的地方。别让“实用”限制了你的可能性,有时候,最奇怪的课程才是最有意思的。

puppy

留学生新鲜事

350677 博客

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