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留学生打工那些事,你中招了吗?

puppy

这篇文章讲述了新加坡留学生在打工过程中常见的经历与挑战。从找工作的艰辛到工作与学业的平衡,再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,作者用真实的故事让读者倍感亲切。文中提到不少同学为了减轻经济压力,选择兼职送外卖、家教或餐厅服务员,但也因此面临时间紧张、语言障碍等问题。文章不仅分享了经验教训,也鼓励留学生们合理规划时间,积极面对挑战。如果你也在新加坡打工,这篇文一定会让你有共鸣,快来看看你是否中招了吧!

盘点 步骤 注意点
送外卖、家教、餐厅服务员 申请兼职、面试、适应工作节奏 时间管理、语言障碍、签证规定
校内勤工俭学 联系学生事务办公室、参加招聘 优先考虑学业、避免过度劳累
远程兼职(如翻译、设计) 注册平台、展示作品、接单 确认合同细节、保护个人信息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凌晨三点,手机突然震动,是一条来自“饿了么”的订单提醒。你刚从图书馆回来,还没来得及吃饭,就不得不披上外套,骑着电动车冲进夜色里。这就是我在新加坡打工的日常。

我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(NUS)读商科的,那时候家里经济压力挺大,父母供我读书已经很吃力。为了减轻负担,我决定找份兼职。刚开始是做家教,每周三晚上给一个中学生补数学。那段时间,我一边准备考试,一边备课,感觉时间总是不够用。

后来我尝试送外卖,每天放学后去站点登记,接单、取餐、送餐,有时候甚至要跑十几公里。最夸张的一次,我因为送错地址被投诉,结果工资全扣了。那时候我才发现,打工不是那么简单,光有热情还不够。

有些同学选择在餐厅当服务员,比如在牛车水附近的一些小餐馆。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就要到店,帮忙打扫、洗碗、招呼客人。有一次,一位美国留学生告诉我,他第一次面对一群说方言的顾客时,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,差点把菜单搞混。

还有一位在南洋理工学院(NTU)的朋友,他做过线上翻译的工作。他通过一个平台接单,帮人把中文资料翻译成英文。但后来发现,有些客户要求特别高,动不动就退稿,让他觉得特别挫败。

其实不只是语言问题,文化差异也是个大挑战。比如在新加坡,很多人习惯用“谢谢”和“不客气”,但在一些国家,人们更直接。有位来自印度的同学说,他第一次在餐厅点菜时,看到服务员态度冷淡,以为自己哪里做错了,后来才知道那是他们的服务方式。

还有一次,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咖啡馆打工,负责清洁和收银。那天来了一个外国游客,他不会讲英语,只懂中文。我们几个人手忙脚乱地用手机翻译软件帮他点餐,结果闹出不少笑话。虽然最后顺利解决了,但那一刻我真的意识到,沟通真的很重要。

打工对留学生来说,不只是赚点零花钱,更是一种成长。它教会我们如何安排时间,如何面对压力,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。有时候,你会发现,打工比上课还要累,但正是这些经历,让你变得更加成熟。

如果你也在新加坡打工,希望你能记住几点:第一,别把打工当成逃避学习的借口,要合理分配时间;第二,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,多向身边人请教;第三,保持积极心态,把每一份工作都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。

也许你现在觉得打工很辛苦,但等你毕业回头看,会发现那些熬夜送餐、加班整理文件的日子,都是值得珍惜的经历。别怕麻烦,别怕失败,勇敢迈出第一步,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长。


puppy

留学生新鲜事

319840 博客

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