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---|
申请流程 | 准备材料、提交申请、等待录取通知 | 确保材料齐全,注意截止日期 |
课程选择 | 了解专业要求、选课系统操作 | 合理安排学分,避免冲突 |
住宿建议 | 校内宿舍、校外租房、合租选择 | 提前规划,注意合同条款 |
文化适应 | 参加校园活动、学习当地礼仪 | 保持开放心态,尊重多元文化 |
去年秋天,我第一次踏上萨斯卡通的街头,手里拿着USask的录取通知书,心里既兴奋又紧张。站在图书馆前,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,我突然意识到,这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。从那一刻起,我开始思考:如何真正融入这里?如何在课堂上不掉队?怎么找到合适的住处?这些问题,其实每个留学生都会遇到。
刚到加拿大的时候,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USask的课程设置。学校官网上的课程目录很详细,但对我来说还是有点难懂。后来我发现,很多学生会通过学校的学术顾问或学长学姐获取信息。比如UBC的新生导引项目就很有帮助,它让新同学能快速了解课程结构和选课技巧。虽然USask没有完全一样的项目,但通过与教授沟通,我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。
关于住宿,我一开始只想着找便宜的房间,结果差点被房东骗了。后来我学会了先看房源评价,再实地考察。像纽约大学(NYU)附近的房子价格高,但交通便利,而USask附近的公寓租金相对合理,但需要自己开车。我的朋友小李在萨斯卡通租了房子,他提醒我一定要检查水电费是否包含在租金里,这一点很重要。
文化适应是另一个挑战。我第一次去超市购物时,看到加拿大人排队买菜,觉得特别奇怪。后来才知道这是他们的习惯。还有一次,我在食堂不小心把盘子拿错了,被服务员提醒后才意识到问题。这些小事让我明白,适应本地生活不仅仅是语言问题,更是对日常行为的理解。
USask的图书馆是学习的好地方。我去过几次,发现里面的座位很多,而且有安静的学习区。不过有时候人太多,尤其是考试季,我就会换到咖啡厅或者自习室。像多伦多大学(UT)的图书馆也一样,环境好,但人多的时候确实不太方便。
校园里的社团活动也很丰富。我加入了国际学生俱乐部,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。他们分享了各自国家的文化,也教我一些实用的生活技巧。比如,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(UC Berkeley)的留学生组织经常举办文化交流活动,这样的机会对适应新环境非常有帮助。
课业压力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。刚开始的时候,我总是担心自己跟不上进度。后来我学会了制定学习计划,利用学校的辅导中心,还和同学组队学习。就像斯坦福大学(Stanford)的学生那样,他们常常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习效率。
在萨斯卡通生活,最让我惊喜的是这里的自然风光。秋天的枫叶美得让人想拍照,冬天的雪景也别有一番风味。我曾经去过附近的公园,那里的湖面结冰,孩子们在上面滑冰,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北方的冬天。这种体验让我更加喜欢这里的生活节奏。
找工作也是留学的一部分。我参加了学校的就业指导讲座,了解到如何写简历、面试技巧等。像麻省理工学院(MIT)的学生一样,他们也会参加实习项目,积累工作经验。USask也有类似的资源,只要主动寻找,机会还是很多的。
最后我想说,留学不只是为了获得文凭,更是为了成长。在萨斯卡通的日子,我学会了独立,也收获了友谊。希望每一个即将来到USask的同学都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,享受这段独特的经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