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---|
HiMCM竞赛是什么? | 了解规则、组建团队、选题、建模、撰写报告 | 时间管理、分工明确、避免重复劳动 |
为什么留学生要参与? | 提升数学能力、丰富简历、积累项目经验 | 适应英文环境、锻炼逻辑思维 |
如何准备? | 学习基础模型、熟悉软件工具、多做练习 | 不要临时抱佛脚,提前规划 |
记得我刚到美国读大二的时候,第一次听说HiMCM这个比赛,还是在UBC的留学生群里看到有人分享。那时候我对数学建模完全没概念,只是觉得听起来有点厉害。后来我跟着一个学长一起组队参加了,结果发现这不仅是个挑战,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。
HiMCM是High School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,虽然名字里有“高中”,但其实很多大学学生也会参加。比如NYU的数学系就经常鼓励本科生报名。这个比赛对留学生来说特别有价值,因为它不仅考验数学能力,还要求你用英语写报告,这对正在适应留学环境的我们来说,是一个很好的实战机会。
比赛通常在11月左右开始,持续几天时间。你需要和队友一起选题,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建立数学模型,最后写出一份完整的报告。整个过程就像一次小型科研项目,需要团队合作、时间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。
举个例子,去年有一个题目是关于城市交通流量优化的。我和队友花了一周时间研究数据,用MATLAB做了模拟,最后写出了一份超过20页的报告。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,但最后拿到奖项时真的特别有成就感。
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数学建模,可以从一些简单的模型入手。比如人口增长模型、股票价格预测之类的。这些模型不需要太复杂的计算,适合入门。而且很多学校都会提供免费的资源,比如哈佛大学的数学系网站上就有不少教程和案例。
团队协作是关键。我之前有个朋友在UT Austin(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)参加过HiMCM,他提到他们团队一开始分工不明确,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。后来他们重新分配任务,每个人负责一部分,效率立刻提高了。所以建议大家在开始前就定好各自的职责。
选题也很重要。有些题目看起来简单,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很复杂。比如有一次,我们的队伍选了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问题,结果发现需要处理大量数据,最后时间不够用了。所以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技能水平选择合适的题目。
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清晰,语言准确。很多人容易忽略这一点,以为只要模型正确就行。但实际上,评委更看重的是你的分析过程和结论是否合理。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,看看别人是怎么表达的。
比赛结束后,不管结果如何,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。我认识的一些同学,正是因为参加了HiMCM,后来在申请研究生或者找工作时都得到了加分。特别是如果你能拿到奖项,那对简历的帮助会更大。
别怕失败,也别觉得太难。HiMCM不是为了让你拿冠军,而是为了让你学到东西。只要你愿意尝试,认真准备,就一定会有收获。
如果你想开始准备,不妨先从一个小项目做起。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起讨论一下,看看能不能做出点成果。说不定哪天你就发现自己已经爱上数学建模了。
记住,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机会。别让害怕打败你,勇敢迈出第一步,你会发现,原来自己比想象中更强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