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盘点 | 步骤 | 注意点 |
|---|---|---|
| 个人陈述 | 明确目标、突出优势、展示热情 | 避免套话、逻辑清晰、字数符合要求 |
| 推荐信 | 选择合适推荐人、提供背景信息、确保真实性 | 避免夸大其词、语气自然、内容具体 |
| 简历 | 结构清晰、重点突出、语言简洁 | 避免冗长、格式统一、无错别字 |
去年冬天,我收到一封来自多伦多的邮件。发件人是UBC(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)的招生官,他告诉我:“你的文书写得不错,但还差一点打动我们。”这句话让我愣住了。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打磨这篇个人陈述,结果还是被拒了。后来我才明白,文书不是一份简单的材料,而是你和学校之间的对话。
很多同学第一次写文书时,总想着“怎么才能让招生官喜欢我”。其实真正重要的不是“如何”,而是“为什么”。比如,如果你申请的是纽约大学(NYU)的市场营销专业,不要只说“我对商业感兴趣”,而是要讲清楚“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,又有哪些经历让你决定走这条路”。
我有个朋友小林,她申请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。她的个人陈述一开始只是罗列了自己的课程成绩和项目经验。后来她调整了思路,把重点放在了自己在一次编程比赛中的失败经历上。她说:“那次失败让我意识到,技术不是万能的,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解决问题。”这种真实的故事让招生官看到了她的成长潜力。
推荐信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部分。很多人以为只要找一位教授写就行,其实不然。比如,如果你申请的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(UCL)的教育学专业,那么一封来自你实习导师的推荐信可能比教授的更有说服力。因为这位导师可以具体描述你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,而教授可能更多关注学术能力。
有些同学写简历时会列出一堆无关的信息,比如“我喜欢打篮球”或者“参加过社团活动”。其实这些内容应该精简到最相关的地方。比如,如果你申请的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专业,那么你可以强调你在校期间参与的经济研究项目,而不是那些和专业无关的经历。
文书写作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“套话”。很多学生会用“我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医生”这样的句子,但很少有人解释为什么。如果你真的想成为医生,不妨写写你小时候看到的某个场景,或者你曾经帮助过谁,这样能让招生官感受到你的真诚。
美国的很多大学都会要求申请者提交一篇个人陈述,但不同学校的要求各不相同。比如,斯坦福大学的文书题目每年都会变化,有的年份问“你最自豪的成就是什么”,有的年份问“你希望未来十年改变什么”。这时候,你需要根据每所学校的特点来调整内容,而不是用同一份模板去申请所有学校。
有些同学觉得文书就是写自己的优点,其实不然。招生官更想知道的是你能为学校带来什么。比如,如果你申请的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,那么你可以谈谈你过去参与过的环保项目,以及你希望在悉尼大学学习哪些课程,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未来的环保事业中。
文书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。很多人在写完第一稿后会觉得“这好像不太对”,但往往不敢修改。其实,优秀的文书都是反复打磨出来的。我的一个同学在写个人陈述时,前后改了七次,每次都有新的想法。最终,她的文章不仅通过了申请,还被选为学校的优秀范文。
文书不是一份任务,而是一次机会。它让你有机会告诉世界你是谁,你想做什么,以及为什么你应该被录取。不管你是第一次申请还是准备重申,只要你认真对待,就一定能看到成果。
现在,我想说的是:别等最后一天才开始写文书。早点动手,多找人帮忙修改,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和优化。记住,一篇好的文书不是靠运气,而是靠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