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
找准口味 | 伦敦中餐厅口味差别大,别只盯着招牌菜,多试几家 |
考虑预算 | 学生党别盲目追求高档,中档中餐厅更适合常去 |
关注服务 | 语言沟通顺畅,服务细心的店铺更舒心 |
还记得我刚到伦敦那会儿,熬夜写论文、背单词准备托福(TOEFL,全称是英语语言测试,国外留学常用的英语水平考试)和GPA(平均成绩点数,反映学业成绩),最难受的就是肚子饿了不知道去哪儿吃。想吃顿像家里的饭,结果跑了几家“中餐厅”,味道和家乡差太远,心情都跟着down。后来慢慢摸索,发现伦敦的中餐厅其实隐藏着很多宝藏,哪怕预算有限,也能吃得开心又地道。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“伦敦最全中餐厅攻略(三)”,帮你在留学生活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味道。
别被招牌骗了,口味选择超重要
伦敦这地方,中餐厅多到让人眼花缭乱,但很多店铺看着名字地道,点了菜却完全不合胃口。我一个朋友在伦敦国王学院(King's College London)读书,超级爱吃川菜,结果第一次去一家标榜“正宗川味”的店,点了辣子鸡,结果辣味淡得像炖鸡汤,完全没那种麻辣感。后来他找了个专门评价川菜的微信公众号,发现其实伦敦东北和广东餐厅比较多,川菜厅相对少,但有几家口碑特别好。像“Barshu”就是很地道的川菜馆,辣得过瘾还带点花椒麻味,吃完精神都上来了。
学生钱包有限,中档餐厅够用别盲目追高档
我在伦敦大学学院(UCL)读书的时候,也会想尝试高档点的中餐厅,比如那种装修豪华、有“米其林推荐”的地方。可是一次两次还行,时间长了就觉得不太划算。后来发现像“Royal China”这样的连锁店,味道不错又稳定,价格也算中等,点几个经典菜比如宫保鸡丁、蒜蓉炒青菜,三四个人吃下来,人均二十多镑,挺合适。带小伙伴们去,吃得饱饱的,口味也能接受。学生党别盲目攀比,找到性价比高的才是王道。
留学生最怕沟通问题,服务态度很关键
还记得我在伦敦城市大学(City University London)实习的时候,一次带家里人去吃饭,点菜时服务员英语口音重,我们听得有点费劲,结果点了几个不对的菜,挺尴尬。后来我学乖了,专门选那些有中文服务或者中文菜单的店,比如“Golden Dragon”就在唐人街,服务员中文流利,点菜顺畅,菜上得也快,心情好,胃口自然好。特别是考试压力大、托福考完想放松的时候,有个服务贴心的地方,简直像找到家一样。
唐人街不止唐人街,伦敦多区都有宝藏
伦敦唐人街大家肯定都知道,环境热闹,选择多,但也容易人多吵闹,价格有时候会稍微高点。我朋友在伦敦东区的Queen Mary大学读书,她告诉我,东伦敦的“中餐小馆”其实更实惠,味道也地道。比如“Xi'an Impression”,专门做西安菜,面食和肉夹馍超赞,价格比唐人街便宜不少,学生党吃了很开心。还有北伦敦的“Little Sheep”火锅店,冬天去吃一顿,暖和又满足,离学校也近,真的是福音。
留学生爱点外卖,选哪家靠谱又快?
像我这种平时忙着写论文,没时间出门的,外卖是救星。用Deliveroo、Uber Eats点中餐很方便,但也有坑。曾经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(LSE)读书时,试过一家评分很高的川菜馆点外卖,结果辣得不够,凉得也慢。后来我发现“Panda Panda”外卖速度快,包装稳当,口味也比较靠谱。还有“Baozi Inn”的包子外卖,做得认真,冷了加热味道也好。点外卖记得看评价,尤其是留学生圈子里口碑好的店更稳。
留学生活不止学习,好吃的中餐能当精神粮食
我认识的一个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(Royal Holloway, University of London)学硕士的学弟,每次大学GPA(Grade Point Average,平均成绩点数)出来压力大时,就会约朋友去吃顿好吃的中餐,聊聊天,减压效果杠杠的。吃碗热腾腾的牛肉面,或者一份香辣的口水鸡,瞬间觉得生活有盼头。别小看这些小小的中餐厅,它们其实是我们留学生活中难得的“归属感”来源。
小贴士:用心选餐厅,吃出家的味道
给想马上行动的你几点建议:多问问学长学姐,参考英国留学生论坛(比如www.lxs.net),关注店铺的学生评价。别光看价格和招牌,多试试口味和服务。偶尔换换口味,尝尝不同地方的特色菜,伦敦这座城市够大,总能找到合你胃口的那家。托福和GPA再高,也抵不过一顿暖心的饭。吃得好,学习才有劲,生活才有味儿,别饿着自己,吃饭这么件小事,千万别将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