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
了解餐厅特色 | 别光看评分,多参考留学生口碑 |
选择交通方便的地点 | 考虑离学校地铁站近,节省路费和时间 |
关注价格和分量 | 别被低价吸引,要看性价比和口味 |
利用团购和学生优惠 | 常关注公众号或小红书,有时折扣超划算 |
留学生必看!伦敦最全中餐厅探店攻略(二)
记得刚到伦敦的时候,天天想吃家乡菜,结果跑了几家餐厅,味道差别真大。那会儿我在UCL(伦敦大学学院)读书,朋友从UCL、LSE(伦敦政治经济学院)都来了,我们几个人围坐一起点了半天菜,有一家餐厅的炒饭竟然就像做实验似的,米饭硬邦邦的,味道也怪怪的。后来摸索出门道,发现伦敦的中餐厅真是良莠不齐,找到几家靠谱的地方,心情和学习都好很多。毕竟留学生生活已经够辛苦了,偶尔吃顿像样的中餐,精神能马上充满电。
走心推荐:离学校近,交通方便最重要
我一个同学在NYU(纽约大学)留学时,特别喜欢去距离学校步行10分钟内的中餐厅,省了不少Uber和地铁钱。伦敦也是一样,像伦敦大学国王学院(King’s College London)旁边的“金满楼”就很受欢迎,因为走路5分钟就能到,吃完还能赶回图书馆写论文。留学生预算有限,交通费也算开销大头,选餐厅一定要考虑交通便利,能步行或者地铁两站内最好。
口味真实反馈,别被“高评分”迷惑
有个同学告诉我,他在UBC(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)读书时,曾经被某个评分爆高的中餐厅吸引,结果去吃了一顿,觉得味道和服务很一般。伦敦中餐评价也是这样,不少“网红店”评分高是因为装修好,氛围佳,但味道可能不合胃口。我建议多找留学生群里问问,像微信公众号、微信群、小红书都是靠谱信息来源。比如伦敦的“老地方”,口碑就一直很好,大家都说那儿的麻婆豆腐特别正宗。
价格与分量要平衡,别图便宜吃亏
我身边有朋友在曼彻斯特留学时,看到某家店特别便宜就冲进去,结果份量太小,吃完还得赶紧找别的地方续命。伦敦的餐厅价格普遍偏高,所以选餐厅时一定要看清楚分量和价格,像伦敦大学学院附近的“成都小馆”,价格稍贵但是分量足,吃完超饱,适合晚上学习累了补充能量。别忘了,留学期间GPA(平均学分绩点,Grade Point Average)很关键,晚饭吃饱了才能保持好状态啊!
学会用团购和学生优惠,省钱又划算
我一个朋友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经济专业时,特别会用学生优惠。很多中餐厅会和学生卡合作,比如“学生通行证”App,或者学校的留学生会公众号,经常发团购券和折扣码。甚至像“熊猫外卖”平台上,有时候中餐厅会做买一赠一活动,利用这些优惠,吃好吃饱又不伤钱包。特别是考试周期间,点外卖还能省去跑餐厅的时间,效率满满。
关注餐厅环境,身心放松也重要
学习压力山大,尤其是准备TOEFL(托福,一种英语水平考试)或者期末论文时,找个环境舒服的地方吃饭特别解压。伦敦有些中餐厅装修简单,但氛围棒,适合几个朋友一起去聊聊天。像“味道坊”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(Royal Holloway)附近,环境温馨,适合小组聚餐,吃完还能回宿舍安心复习。别小看吃饭环境,舒适了,心情好,学习效率也跟着上去了。
尝试不同菜系,丰富味觉体验
留学生活单调,口味也别一成不变。我认识在伦敦艺术大学(UAL)读书的小伙伴,喜欢尝试各种中餐菜系,从粤菜、川菜到东北菜都有涉猎。推荐“川味江湖”,辣得过瘾,吃完感觉整个人元气满满。还有“粤香楼”,点个烧鹅,那滋味让人想起广州老家。试着多吃不同地方的菜,不光解馋,还能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,朋友聚餐也更有话题。
学会点外卖,懒得出门也能吃好
尤其冬天伦敦寒风刺骨,出门是一种折磨。我在伦敦帝国学院(Imperial College London)读书时,经常用Deliveroo和Uber Eats点中餐外卖。选餐厅时,优先考虑送餐速度快和口碑好的,像“老北京炸酱面”,虽然是外卖但味道还原度很高。点外卖还能省下去餐厅排队的时间,赶论文deadline的同学们特别适合。记得留意那些送餐费和起送价,合理安排,省下来的钱都能买书啦。
多跟学长学姐交流,提前踩坑不吃亏
我刚到伦敦时,幸亏有学长带路,才没走太多弯路。留学生群里有大批学长学姐乐于分享经验,哪家餐厅味道好,性价比高,哪家服务差,哪里容易踩雷,问他们准没错。你们学校的留学生会或者微信群都是宝藏,多问问,别怕打扰。毕竟大家都是在外漂泊的小伙伴,互帮互助才能轻松过日子。
买菜自己做饭,偶尔省钱又暖心
虽然外面餐厅多,但自己做饭真的省钱又健康。我认识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朋友,周末会去唐人街买新鲜食材,自己做简单的家常菜。像番茄炒蛋、青椒土豆丝这些快手菜,做起来不难。买菜时注意挑选性价比高的超市,像TESCO、ASDA都有很多亚洲食品区。自己下厨还能调整口味,解决想吃某些特别家乡味道的心愿,特别暖心。
别忘了偶尔尝试新口味,丰富留学生活
留学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