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学生视角:英国通胀到底怎么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?

puppy

英国通胀导致留学生生活成本上升,主要体现在食物、日用品和交通费用上涨,以及房租和学费压力加大。建议留学生提前规划购物,利用折扣和学生优惠,申请学生交通卡或尝试骑行拼车,合租或选择校园住宿,并合理安排课程和学费负担,以减轻经济压力。

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应对建议
生活开销 食物、日用品价格上涨,留学生预算紧张 提前规划购物,选择折扣和学生专享优惠
交通费用 公交、地铁票价上涨,影响日常通勤 申请学生交通卡,尝试骑行或拼车
租房压力 房租持续上涨,影响住宿选择 合租节省开支,考虑校园内住宿
学费和课程选择 部分学校学费调整,影响课程规划 提前了解学费变动,合理安排课程负担

留学生视角:英国通胀到底怎么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?

记得刚到英国那会儿,和室友坐在寝室里,翻着超市小票,眼睛差点没瞪出来。原本买个周末的零食套餐,结果比三个月前贵了快20%。大家都开始抱怨“英国通胀真厉害”,但其实通胀对我们留学生来说,不只是买东西贵那么简单,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它悄悄改变了。

吃饭变贵了,别光盯着麦当劳

说吃的,英国现在的物价真不是开玩笑的。在伦敦大学学院(UCL)读书的小李告诉我,她以前买的牛奶、面包涨价后,平时买菜的预算直接超过了之前一半。大超市里蔬菜和肉类价格起伏明显,有时候一周之内就能看到明显变化。她开始尝试去当地的亚洲超市买菜,虽然品类没有大超市全,但价格实惠不少。

其实,大家可以多关注超市的“打折时间”,比如Tesco和Sainsbury’s下午四点后会有些临近保质期商品打折。还有些学校食堂会推出学生优惠套餐,别错过!像诺丁汉大学的食堂就在考试季推出了半价午餐,帮忙省了不少钱。

交通费涨了,换个出行方式试试

曼彻斯特的朋友小张抱怨说,原本每天通勤坐公车上下课,月票涨了快10镑。刚开始还硬着头皮买了,后来发现骑自行车其实挺方便的,还能锻炼身体。英国天气虽然阴冷,但带个雨衣,也就是多一点挑战。

有些学校和地方政府会给学生发交通补贴或者优惠卡,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就有专门的学生交通卡,能打折买地铁和火车票。再比如,伦敦交通局(TfL)为18岁到25岁的学生提供学生Oyster卡,能享受地铁、公交票价折扣。

拼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,特别是短距离通勤,大家可以用BlaBlaCar或者学校的拼车板块找同学一起搭车,省钱又环保。

房租上涨,合租变成常态

说到住宿,这几年英国的租金真是水涨船高。利兹大学的朋友小慧分享,她原来住的单间一室公寓,租金短短一年涨了将近15%。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“房源紧缺+房租高”的双重压力。

为了省钱,合租成为很多留学生的首选。多个人分摊房租,压力明显减轻。她还说,尽量选择离学校近的区域,虽然房租稍贵,但省下的交通费和时间也很值。还有的学校会提供校内宿舍,虽然比较抢手,但价格相对稳定,也可以考虑。

学费也不便宜,课程规划要合理

英国不少大学都会根据通胀和运营成本调整学费。比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(LSE)去年就宣布国际学生学费上调了3%左右。对我们来说,意味着每学期的学费支出增加了不少。

因此,在选课和规划学习计划时,得多花点心思。像GPA(平均绩点,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)不够理想的同学,可能要重修课程,学费成本就会更高。还有些学校的短期语言课程,比如TOEFL(托福,英语水平测试)预备班,也因通胀涨价,留学生们需要早早报名,避免临时涨价带来的经济压力。

兼职难找,收入也没跟上物价

很多留学生都会选择兼职来补贴生活,比如当咖啡店服务员,或者学校图书馆助理。但是现在英国的兼职岗位竞争激烈,且小时工资上涨不明显,收入增长基本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。

我一个在爱丁堡大学的小伙伴说,他每小时工资只有9英镑,但一顿简单的晚餐都要5镑,连房租都快吃光了。大家要合理安排兼职时间,别因为工作影响了学习,毕竟GPA和毕业才是最重要的。

心理压力大,学业和生活双重挑战

物价上涨带来的经济压力,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理状态。很多朋友跟我说,担心没钱买足够好的食物,房租压力大,兼职忙不完,导致焦虑和睡眠问题。

英国的大学一般都有心理咨询服务,像曼大(曼彻斯特大学)和布里斯托大学都提供免费的心理支持。大家不要害怕去求助,也可以和同学朋友多聊聊,互相支持。毕竟留学生活不容易,保持好心态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。

买东西学会比价,别急着买单

英国网上购物平台和超市都有不少优惠,有时候多花点时间比价,能省下一笔不小的钱。Amazon、eBay、Gumtree(类似二手市场)都有很多物美价廉的商品,尤其是电子产品和二手教材。

有些学生会建立自己的“二手书交换群”,比如帝国理工的同学们就经常通过微信群互换教材,既省钱又环保。生活用品也可以在Gumtree找二手家具、厨具,质量大多不错,价格也超级友好。

留学生活的另一面:学会适应,变得更独立

通胀让生活变“贵”,但也倒逼我们变得更精打细算和独立。像在谢菲尔德大学读书的朋友小陈说,他学会了自己做饭、规划购物清单,甚至自己DIY修理生活小问题,这些技能都是在高物价环境下锻炼出来的。

留学不是光靠家里支持就能过好的,适应环境、学会理财,才能在这条路走得更稳更远。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“省钱秘籍”。

一句话提醒:扛不过


puppy

留学雅思

85095 Blog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