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
1. 准备材料 | 成绩单、语言成绩(如TOEFL,托福,测英语水平)要齐全 |
2. 申请住宿 | 德国校内宿舍竞争大,提早申请 |
3. 办理签证 | 签证面试需准备资金证明和学校录取通知书 |
4. 抵达注册 | 到校后先去市政府(Bürgeramt)注册住址,必须的 |
还记得我刚到德国慕尼黑,拖着大箱子走出火车站,那一刻感觉整个世界都新鲜又有点吓人。异国的街道、陌生的语言、还有那堆要处理的手续,让我头都大了。其实很多留学生都会有类似的感受,刚踏入德国,什么都得慢慢摸索。今天就跟你聊聊我那会儿的亲身经历,还有那些你一开始根本不知道但超管用的小窍门。
德国留学第一步:签证办理别慌,材料准备很关键
我申请的是德国学生签证,拿到学校录取通知书那刻超开心,但紧接着就是签证材料的准备。签证官最看重资金证明,你得证明你有足够的钱养活自己,德国官方规定大概一年能花10,332欧元(约7.5万人民币),我当时用的是封闭式账户,把钱存进去,签证官看了很放心。还有语言成绩,很多德国大学会要求你有德语或者英语水平证明,比如TOEFL(托福,考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),我当时提交的是德语B2证书。别忘了打印学校录取信,护照和近期照片。办理签证面试时,心态放轻松,回答实话就好。
住哪?德国宿舍抢手,但别怕还有别的选择
我去的是慕尼黑工业大学(TUM),宿舍申请得早着急,每年开学季校内宿舍都秒光。很多同学抢不到宿舍只能租私人大房间或者WG(德国合租房)。我当时通过学校官网找了一个叫“WG-Gesucht”的网站,找到一个和三个德国本地学生合租的房间,价格比宿舍贵点,但环境自由,生活也丰富。建议刚入学可以先订几天青年旅馆,到了慢慢看房,这样不至于着急做决定。
语言不通怎么办?德国大学英语课程多,但还是学德语很重要
我一开始德语几乎是零,很多朋友担心语言跟不上。德国很多大学,比如海德堡大学(Heidelberg University)和柏林自由大学(FU Berlin),都有全英语授课的专业,GPA(平均成绩点数,衡量学习成绩的数字,满分通常是4.0或5.0)要求也不高。但在生活中,德语真的帮了我大忙,去超市买菜、问路、看医生,简单的德语会让生活顺畅很多。我在校外报了德语强化班,结交了不少朋友,还顺便练口语。别小看语言课,多花点时间练,日子会轻松不少。
注册手续千万别忽略,没注册住址别说其他手续
刚到德国,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去当地市政厅(Bürgeramt)注册你的住址,这叫“Anmeldung”,是办理银行账户、手机卡、医保的前提。我刚搬进WG,室友带我去登记,不然连开银行账户都办不了。预约挺难抢,我用了一个叫“terminland”的预约平台,提前2周预约才抢得到。大家一定得重视这个环节,没注册你啥也办不了,别等到开学忙乱才临时抱佛脚。
开银行账户超简单,德国大银行和网上银行都方便
德国生活少不了银行账户,我选了德国最大的德意志银行(Deutsche Bank),当场就能开网上银行,配个EC卡(类似银行卡),用来刷卡和取钱。网上银行操作方便,账单和缴费都能在线搞定。推荐新生开一个免费账户,比如N26或者DKB,都是手机操作非常方便的网上银行,适合留学生,不用担心每个月费用。开账户需要注册证明和护照,尽量先安排好登记住址。
选课和学分制度别慌,德国学分和GPA稍微有点区别
德国大学不像国内那样死记硬背,很多课程都有作业和课堂讨论,学分叫“ECTS”,一般一个学期要修30个ECTS,毕业需要180到240个ECTS。GPA是平均成绩点数,德国部分大学用1.0到5.0评分,1.0是最好。选课用学校的在线系统,比如慕尼黑工业大学有“TUMonline”,操作简单,按时抢课。遇到问题可以找学长学姐或者助教,他们大多愿意帮忙。选课早抢有好座位,别拖到最后才选。
德国生活费咋算?预算清楚能省不少冤枉钱
我当时做了详细预算,租房大概400欧/月,食品150欧,交通60欧(学生月票),社交娱乐100欧左右。你可以办理学生交通卡(Semester Ticket),有的大学像波恩大学(University of Bonn)免费乘坐公交和火车,超级划算。超市买东西推荐Aldi和Lidl,价格实惠,别总去REWE和Edeka那种贵一点的。合理规划生活费,剩点钱买点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,别总是吃泡面,身体是革命本钱。
德国医疗保险必备,健康才是留学第一保证
几乎所有德国大学都要求学生必须有医疗保险。德国保险分公立和私立,我是选的公立保险TK(Techniker Krankenkasse),费用大约每月100欧左右,涵盖看病、买药甚至牙齿治疗。办理时候学校通常会帮忙或者给推荐,别自己乱买旅行险,德国医疗比较贵,正规保险才能保你安心。头疼发烧直接去校医院或者家庭医生,费用保险都能报销。
融入德国生活,别宅宿舍,多参加活动交朋友
刚开始我也超级宅,躲在宿舍玩微信。后来参加学校迎新活动和语言交换,认识了不少德国同学和其他国家的朋友。比如慕尼黑大学每年都有“Semester Kick-off”,组织各种室外活动和派对,气氛超好。德国朋友喜欢直接,聊天开玩笑很友好,别害怕交流,主动点,生活会丰富很多。还参加了学生会和运动俱乐部,锻炼身体也放松心情。
学会独立解决问题,德国的服务态度和国内不太一样
德国人办事效率高,但服务态度比较正式和冷静。我在银行遇过不耐烦的职员,也遇到热心帮忙的助教。遇到问题别急,提前准备资料,语言简单明了地表达,通常都能顺利办成。自己查资料很重要,很多信息都在学校官网、当地政府网站或者留学生社群里。我当时每周都会刷一次“留学生论坛”和“Facebook”群,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