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
申请阶段 | 看清导师研究方向,邮件沟通必不可少 |
签证办理 | 准备好入学通知书和经济证明材料 |
入学注册 | 提前了解学校的课程安排和研究制度 |
生活适应 | 学会利用学校资源,比如图书馆和学生支援中心 |
留学生眼中的日本博士生活初体验:从“先别慌”开始聊起
还记得刚拿到日本博士录取通知书那天,室友跑过来一脸羡慕,我却在“先别激动,博士生活其实没想象中那么简单”的心态里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特别是身边大家都在聊GPA(就是大学期间的成绩平均分),或者TOEFL(托福考试,考英语能力的),我那会儿才意识到博士生活完全是一场新战役。今天就跟你聊聊,我的日本博士第一年生活都经历了啥,免得你们也像我一样,刚开始被吓蒙了。
导师选择:不像UBC那样给你一堆课程,更多靠自己
在加拿大UBC(英属哥伦比亚大学),博士课程会安排很多必修和选修课,导师会比较密切关注你的课程进度和成绩。但日本博士更看重“研究能力”,导师一般不管你GPA,毕竟硕士毕业了,基础知识都应该过关。我的导师是东京大学的田中教授,他更在意你能不能主动提出研究问题,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最开始我还挺迷茫,后来才知道,日本的博士生不像美国NYU那样天天开会做报告,更多是导师给个大方向,剩下的时间你得自己安排,自己找文献,自己做实验。
语言挑战:别光盯着托福分数,日常沟通才是王道
虽然TOEFL(托福)成绩是入学门槛之一,但到了日本博士阶段,日语才是真正的必备。比如我在早稻田大学读书,发现每天跟实验室同学聊天、写邮件、参加组会,基本都用日语。刚开始记得我连怎么说“实验得延长几天”都磕磕绊绊,慢慢才适应。学校都有免费日语班,强烈建议大家先报名,别光想着考试成绩,生活里能用上的才是硬本事。
生活节奏:东京不比纽约快,但也有自己的节奏感
有人说东京生活节奏慢,其实不然。刚到东京理科大学那几个月,我发现实验室里大家都很认真的样子,基本早上9点到,晚上7点走,周末偶尔加班。和纽约大学比起来,纽约那边的实验室氛围更flexible,有人凌晨写论文,有人周末去咖啡厅调研。但东京生活更规律,适合想要稳定作息的同学。提醒你,别以为日本生活全靠自动售货机买饭,做饭、打理生活细节都得自己来,尤其刚开始适应期一定辛苦。
学校资源:日本高校的图书馆和支援中心真的超好用
东京大学的图书馆一整天开放,电子资源丰富,查文献基本没压力。还有专门的国际学生支援中心,帮你解决签证续签、医疗保险、甚至心理健康问题。我最喜欢的是学校每月举办的“国际学生交流会”,认识了不少其他国家的博士,大家一起吐槽导师、聊科研,感觉不孤单。比起加拿大UBC那边,虽然规模小点,但服务更贴心。别害羞,遇到问题一定要主动问,学校资源真的能帮你省不少事。
科研压力:不光是做实验,还有论文和申请奖学金
日本博士压力的来源不单是日常研究,还有发表论文和奖学金申请。像我朋友在京都大学,刚入学第一年就开始准备申请文部科学省的奖学金,竞争激烈。每年学校要求提交研究计划,更新进度,和导师沟通很重要。最开始我没经验,写论文总觉得卡壳,后来参加学校组织的科研写作讲座,慢慢抓到门道。对了,日本博士不像美国那样要求课程GPA,更多看你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质量。
人际关系:别以为博士都冷冰冰,日本人其实很热情
刚开始我还怕日本人太内向,不好交流,结果发现导师组的日本同学特别乐于助人。东京工业大学的朋友告诉我,有时候实验室成员会一起去喝居酒屋,放松聊天。平时实验室里也会帮忙改论文,分享资料。语言不通时,我用微信和Line群组多和大家交流,慢慢融入。说到底,博士生活不仅是科研,关系处理好,生活才顺畅。
签证和打工:认真读懂留学生政策很关键
日本留学生签证允许博士生每周打工28小时,能帮补贴生活费。我在北海道大学时,利用这个时间去图书馆兼职,既省钱又能练日语。注意千万别超时,学校和入管局查得很严。签证续签时,需要提交学校证明和成绩单(虽然博士阶段没具体GPA要求,但会有研究进展报告)。听说最近日本留学生政策也有优化,大家别忘了关注学校国际部发的通知,及时准备材料,别错过续签。
生活小技巧:买车不一定划算,交通卡和自行车最实用
我朋友在大阪大学买了二手车,结果每个月停车费、保险费加油费加起来比想象贵多了。东京由于公共交通发达,SUICA和PASMO交通卡能让你搭地铁、公交方便快捷。自行车也是神器,尤其冬天前后穿戴好,骑车上课既省钱又锻炼身体。生活中节省下来的钱,可以多买些学习资料或者参加交流活动,花得更值!
情绪调节:遇到瓶颈,找朋友比一个人硬撑强
博士路上难免会遇到实验失败、数据不理想的时候,那种挫败感特别大。刚开学时我也经历过那个“论文写不动”的低谷。后来学会了跟国际友人吐槽,参加学校心理咨询服务,发现自己并不孤单。日本很多大学都有心理健康支持,像京都大学就有专门的留学生心理辅导项目,建议刚入学的同学先了解清楚,遇到压力大时别憋着。博士生活长跑,心理健康才是关键。
最后唠叨几句,博士生活别光看成绩和论文
说了这么多,其实日本博士生活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高的GPA,也不是托福考了多少分,而是你能不能在环境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,能不能主动沟通,能不能用好资源,能不能照顾好自己。就像我刚来时做了无数个“日语卡壳”的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