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
了解俄罗斯的治安环境 | 结合真实案例,避免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 |
选对学校和城市 | 不同地区安全状况和生活便利度差异大 |
熟悉签证与留学政策 | 最新政策变化可能影响滞留和紧急处理 |
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小技巧 | 从住宿选择到出行注意事项,细节决定安全感 |
建立本地社交圈 | 靠朋友靠谱信息,减少误判和孤单感 |
那天晚上,我在莫斯科街头差点迷路
还记得我第一次去俄罗斯读书,那会儿刚下飞机,手机没网络,夜晚的莫斯科街头对我来说就像迷宫。街灯昏暗,路上行人不多,我心里慌得很。幸好遇到一个会说中文的当地小哥帮我找到地铁站。那次经历让我开始担心,俄罗斯留学到底安全不安全?这个问题,真的是每个想去的同学都绕不开的。
俄罗斯治安到底怎么样?别被新闻吓坏
大家应该都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关于俄罗斯治安问题的报道,有时候会觉得特别吓人。其实,这种情况跟你去加拿大的UBC(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)或者美国的NYU(纽约大学)差不多,都会有安全隐患。比如UBC附近有时也会有夜晚治安不太好的区域,留学生出门也是要注意。俄罗斯的大城市,特别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,治安总体还是可以的,当然,像钱包被偷、手机被抢这种“小乱子”也会有。关键是要自己提高警惕,别去偏僻没人的地方。
城市选择决定你的安全感
俄罗斯有上百个大学,但你选的城市安全程度不一样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是大城市,生活便利,学校资源丰富,比如莫斯科国立大学(MSU)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,国际学生多,警察和安保力量也比较足。相对来说,像西伯利亚的某些小城市,治安和生活条件可能就没那么好,公共交通不方便,遇到紧急情况求助也麻烦。我的一位朋友去了新西伯利亚读书,曾遇到过晚上公交车上有人醉酒骚扰,吓得他以后都尽量避免夜晚出门。
签证政策变动,安全感也会打折扣
说到安全,签证和留学政策也是大事。俄罗斯政府近年来对外国留学生的政策有时候会调整,比如疫情期间签证延期和入境限制,大家都很头疼。听说有些同学因为没及时更新签证材料,差点被学校警告甚至遣返。相比之下,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校一般会提前通知你各种签证信息,帮你准备申请材料。俄罗斯这边,建议多关注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的通知,别光靠自己估摸着办,万一政策变了没跟上,安全感全没了。
宿舍别太“自信”,安全细节要注意
住校舍或租房,安全感差异大。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学生宿舍多数都配有门禁卡和24小时保安,出入也比较规范。但我听说有些地方的宿舍门锁松动,甚至有小偷趁乱进来盗窃过东西。记得有个学弟告诉我,他的电脑在宿舍被偷过,后来他开始买保险,还学着用密码锁加固自己的物品。租房的话,尽量找有中介或平台保障的,不要轻信陌生人,签合同一定要仔细看。平时出门尽量结伴,不要太晚单独行走。
语言不通,遇到危险怎么办?
语言障碍是很多人担心的事。俄罗斯虽然有不少大学的课程是全俄语授课,但也越来越多学校开始用英语教学,特别是理工科和商科。像我朋友在莫斯科大学学计算机,课程都是俄语和英语混合。他刚开始托福(TOEFL,一种英语水平考试)成绩不高,交流有点吃力,遇到问题不敢求助。其实,学校都有国际学生办公室,提供帮助热线。你也可以加入学校的学生微信群,遇到紧急情况立即求助。提前学几句俄语的应急对话,比如“我需要帮助”,“报警”等,也很有用。
靠谱的朋友圈,安全感翻倍
我觉得留学生安全感很大一部分来自朋友圈。刚来俄罗斯时,我就尽量多认识中国同学,还有些本地朋友。比如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,有个中国学生群,大家每天分享生活和安全信息。一次有同学提醒附近某条街晚上不宜单独经过,很多新来的同学都及时调整了出行计划。你也可以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,认识同学,建立紧急联络网。毕竟,朋友多了,遇到事有人帮,心里踏实多了。
“GPA”能反映学习努力,“安全”也能靠自己努力
大家都知道GPA(Grade Point Average,平均成绩点)是衡量学习成绩的一个数字,想留学俄罗斯的同学,成绩好申请才有优势。同样,安全感也很大程度依赖你自己平时的“努力”:比如不夜晚单独出门,避免展示贵重物品,住有安全保障的地方。就像你准备托福考试,不能临时抱佛脚,安全问题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。别等出事了才后悔,其实提前了解和准备,安全感能提升不少。
最后,别怕俄罗斯,只要你准备够充分
你看,俄罗斯留学没那么恐怖,很多大城市的大学对国际学生都非常欢迎。只要你知道哪些地方要避开,签证材料按时准备,语言和安全知识提前学一点,遇到困难还能求助朋友和学校,安全是完全可以保障的。别光顾着担心,准备工作做足了,俄罗斯留学的生活和学习其实很精彩。你要把安全当成生活的一部分,像爱护GPA一样去维护,这样才能真正把留学生活过得安心又开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