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
了解专业背景 | 避开热门但就业差的商科专业 |
关注学校资源 | 选择有实习、校友网络支持的项目 |
看清课程设置 | 课程是否实用、紧跟行业需求 |
了解就业情况 | 毕业生薪资、就业率数据很关键 |
提高语言和GPA | TOEFL、IELTS成绩和GPA影响实习和工作 |
刚入学那会,商科专业像迷宫,别被“炮灰”坑了
记得我刚去UBC(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)的时候,室友们都对选商科专业特别迷茫。大多数人以为商科就是挣钱快、就业好,结果选了个“看起来高大上”,但实际上就业率超低的专业,毕业找工作特别难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种“炮灰”专业其实挺多,很多留学生因为不了解行业真相,被名字和表面光鲜骗了。想想挺悲催的,好不容易出国,专业选错,浪费几年青春和金钱。留学不是儿戏,商科选专业得特别用心。
别光看名字,深入了解专业背景很关键
拿纽约大学(NYU)来说,金融专业名气响,但其实它的风险管理(Risk Management)和精算(Actuarial Science)专业更有前景,因为金融毕业生太多,竞争激烈。比如我一个同学在NYU学金融,毕业后找工作很吃力,反倒另一个学风险管理的朋友,实习机会多,毕业后薪资也高不少。选专业不能只看热度,最好去学校官网、LinkedIn校友页多查查,了解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。
学校资源决定你能不能靠实习撑起来
多伦多大学的商学院非常注重实习和校友网络,这对留学生来说是宝贵的“跳板”。我认识几个多大商科的同学,就是靠着学校提供的实习岗位和校友推荐,拿到了大厂offer。相比之下,一些普通学校的商科专业虽然听起来不错,但实习机会少,校友资源弱,毕业后找工作相当被动。选专业时,一定要了解学校具体给学生多少实习和项目资源,这直接影响你毕业后能不能顺利就业。
看看课程设置,能不能帮你真学真用
华盛顿大学的商业分析(Business Analytics)专业课程设计特别实用,每学期都有数据分析、编程、商业案例等实操内容。反观一些传统商科专业,课程还是停留在理论和死记硬背上,和实际工作脱节。我一个朋友当年选了个传统市场营销(Marketing)专业,毕业后发现技能太普通,竞争力不够。如果你想毕业后不被“炮灰”,得挑课程跟业界需求贴得近的专业。
就业数据别忽视,直接决定你的未来
我在查专业时,特别关注学校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平均薪资。比如UCLA商学院每年都会公布毕业生就业报告,告诉你哪个专业毕业半年内找到工作,平均工资多少。有些听上去很酷的专业,毕业一年后失业率依然高,这就很危险。留学生花了大价钱投资留学,毕业就失业,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建议大家报名之前,多花点功夫查这些数据,别只听销售说好听话。
语言和GPA才是敲门砖,别小看它们
在国外,TOEFL或IELTS成绩(衡量英语水平的考试)和GPA(平均成绩点数)直接影响你申请专业和实习机会。之前一个在UBC的学弟,TOEFL只有80分(满分120),GPA才2.8,结果连面试机会都少。反倒是那个英语好、GPA稳定3.5以上的朋友,拿到很多实习邀请。想在商科领域站稳脚跟,硬实力不能忽视,语言和成绩是最基础的门槛。
换个角度想,选专业其实是选未来的生活方式
很多同学把选专业当成走马灯,反正“商科都差不多”,其实不然。选专业就是选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状态。你想天天埋头做数据分析,还是喜欢跟客户打交道?想进大公司稳定发展,还是创业?这些都得事先想清楚。毕竟留学生身份有限,时间和资本都宝贵,千万别选个“看着好听”,结果成了炮灰。跟朋友多聊聊,了解真实故事,才不会踩坑。
给你几个小建议,帮你避开“炮灰”陷阱
别光听朋友一句话或者看排名,要自己多做功课,去学校官网查毕业生就业数据,关注专业课程安排和实习机会。多问问学长学姐,尤其是在LinkedIn上搜前辈,看他们毕业后都干什么。还有,托福(TOEFL)和GPA别放松,语言和成绩是敲开好机会的钥匙。最后如果真的很迷茫,别怕找学校的学业指导老师聊聊,他们有第一手信息。留学不容易,选专业得用心,未来的生活你自己负责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