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骤 | 注意点 |
---|---|
提升语言成绩(TOEFL/IELTS) | 目标分数要比学校要求稍高,体现实力 |
精准选择申请专业和学校 | 关注项目特色,避开高GPA门槛专业 |
强化专业相关实习或项目经历 | 用实际经历弥补GPA不足,写好个人陈述 |
选择推荐人时要讲究策略 | 找对教授/导师,推荐信要有说服力 |
利用申请季早申请和多投递 | 提高录取概率,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|
我有个朋友小李,大学GPA只有2.8(美国的4分制,满分4.0),但他今年居然拿到了UBC(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)的录取通知书。你要问他秘诀?他说:“我就是好好准备了语言成绩、做了相关项目,写文书把自己‘包装’出来了!”说实话,成绩一般的同学动动脑子,也能搞定加拿大硕士申请,这事儿真的不是神话。
语言成绩先冲高,TOEFL(托福)分数能弥补GPA
加拿大的大学一般要求托福(TOEFL,全称是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,考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)或雅思(IELTS)成绩。比如UBC最低托福要求是90分,但小李托福考了103分。语言成绩是可量化的硬指标,学校觉得你的英语没问题,心里踏实很多。尤其是GPA不那么亮眼的时候,托福分数高能让招生官觉得你有潜力完成课程。
再举个例子,多伦多大学(University of Toronto)有些专业托福要求90,有的甚至要100以上。你成绩一般没关系,托福考到105,招生官第一眼印象就不一样。
选对专业和学校,避开“高大上”死板项目
很多人盯着“一线”名校,不管自己的背景,硬碰硬申请理工科顶尖项目。其实加拿大硕士项目差别很大。比如蒙特利尔的康考迪亚大学(Concordia University)有很多应用型硕士项目,录取门槛相对宽松,适合成绩一般的同学。
你不要光盯着UBC工程学院的热门专业,换个视角,比如UBC的人文社科学院,有些专业对GPA要求不那么高,更看重申请人的综合背景。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小张GPA只有3.0,也在UBC的教育专业被录取了。
实习和项目经验能“硬刚”成绩短板
加拿大硕士申请不仅看GPA,也很看你有没有实际干过的东西。小李在本科最后一年做了一个科研项目,参与了一个跨校合作,还拿了奖。这些内容他都写在个人陈述(就是你申请时写的自我介绍信)里,告诉招生官“我不是个只会考试的书呆子”。
比如麦吉尔大学(McGill University)就特别喜欢申请人有相关实习经历。别人GPA高但没实习,他凭着项目和实践经验,硬是拿下了offer。
推荐信找关键人物,别随便找“普通教授”
大多数同学推荐信找的是课程教授,结果信上写的都是“这个学生上课挺认真”,没啥说服力。小李找了他参与项目的带头教授写推荐信,教授在信里详细描述他项目中的表现和能力,招生官看了眼前一亮。
多伦多大学招硕士,推荐信质量决定一半成败。选择跟你有合作、了解你能力的老师写,胜过找“教授大佬”但不熟你的人写。
早申请多投递,机会自然多起来
成绩一般的同学更要趁早申请,多准备几所学校、多申请几个专业。UBC和麦克马斯特大学(McMaster University)都有滚动录取政策,先到先得,早点投递排名就前面,录取概率更大。
还有一点,申请时尽量别孤注一掷。向多所学校发申请,增加“中招”的机会。就像小李一样,UBC、SFU(西蒙弗雷泽大学)和维多利亚大学(University of Victoria)都投了,结果UBC第一个给了offer。
别怕成绩一般,重点是彰显“你特别”
留学申请不是单纯靠GPA打分。加拿大学校喜欢多元化背景,不一定非要你分数满分。就算成绩一般,能用语言成绩、项目经历、推荐信和早申请给自己加分,门还是敞开的。
你看,小李都做到这几个点了,成绩没那么高也能逆袭成功。这证明我们普通人只要用对方法,有计划一点点努力,是完全能把握住加拿大硕士申请的。
```