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步骤 | 注意点 |
|---|---|
| 1. 合理规划预算 | 记录每一笔支出,避免冲动消费 |
| 2. 利用学生折扣 | 购买教材、交通卡等可享学生优惠 |
| 3. 自己做饭 | 比外卖便宜且健康 |
| 4. 选择经济型住宿 | 合租或宿舍更划算 |
| 5. 参与校内活动 | 免费或低价的活动多得很 |
| 6. 善用图书馆资源 | 书籍、设备、学习资料全免费 |
| 7. 节省交通费用 | 使用公交卡或共享单车 |
| 8. 拒绝高利贷 | 信用卡和贷款要谨慎使用 |
| 9. 留意奖学金机会 | 申请奖学金能减轻负担 |
| 10. 二手交易 | 买二手书、电子产品更省钱 |
嘿,你试过熬夜改个人陈述没?那感觉太酸爽了!我第一次写的时候,整个人都快崩溃了,结果还被导师说“你这GPA(Grade Point Average,平均绩点)有点低,得好好调整”。那时候我才发现,留学不仅是学知识,还得学会怎么在异国他乡省钱。尤其是加拿大,生活成本不低,如果不懂得规划,钱包真的会哭。
我有个朋友在UBC(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,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)读大二,她一开始也以为自己能靠打工养活自己。结果发现,加拿大的打工签证限制挺多的,而且时薪也不高。后来她学会了记账,每天花多少钱都记下来,慢慢就学会了怎么花钱才不心疼。
说实话,很多留学生刚来的时候,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开支。比如房租、水电、吃饭、交通,这些加起来可能比学费还贵。特别是像多伦多、温哥华这种大城市,房价高得吓人。所以,我建议大家一到加拿大,就先给自己定个预算表,别想着“先玩一阵子再说”,不然很快就会被现实打脸。
记得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,看到一个同学拿着两袋薯片,直接说:“这个价格太贵了!”我愣了一下,问她是不是在本地超市买的。她说不是,是学校旁边的便利店买的。我一下就明白了,有些地方的价格真的差很多。所以,建议大家去正规超市,比如Costco、Walmart,或者Loblaws,这些地方的东西通常比小卖部便宜不少。
还有就是,自己做饭真的太重要了。我之前在多伦多住公寓,每次去食堂吃一顿饭都要10块加元,一个月下来就得几百块。后来我开始自己做饭,买菜、切菜、炒菜,虽然麻烦一点,但一个月下来能省下好几百块。而且自己做的饭更健康,对身体也好。
如果你是新生,一定要了解学校的住宿政策。有些学校提供宿舍,价格比外面租房便宜,而且还能认识更多同学。比如麦吉尔大学(McGill University)的宿舍,虽然不大,但设施齐全,而且离教学楼近,走路就能到。如果你住在校外,可以考虑合租,这样分摊房租压力小很多。
另外,学生证真的很重要。很多地方都可以凭学生证享受折扣,比如电影院、健身房、公共交通等等。比如在温哥华,学生可以用Student Pass坐公交车,每个月只要10块左右,比普通票便宜多了。还有一些书店也会给学生打折,比如Indigo,经常有学生专属优惠。
还有个小技巧,就是利用图书馆。加拿大很多大学的图书馆不仅有书,还有电脑、打印机、甚至借书服务。比如UBC的图书馆,你可以免费借书、打印资料,甚至还能借电脑用。这样就不需要买太多纸质书,省了不少钱。
交通费也是个大头。很多人刚开始都不知道,其实很多城市都有学生公交卡,比如多伦多的TTC(Toronto Transit Commission)就有学生月票,价格比普通票便宜很多。而且,如果你住在校园附近,步行或骑自行车也能省不少钱。
最后,千万别乱借钱。我在加拿大见过好几个同学因为信用卡透支或者贷款太多,最后连生活费都不够。记住,欠债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,反而会让你更累。如果有经济困难,可以找学校的学生援助中心,他们通常会有补助或者兼职机会。
总之,留学不只是为了拿文凭,更重要的是学会怎么独立生活。省钱不是抠门,而是让自己更有底气面对未来的挑战。希望你们都能在加拿大过得充实又轻松,别让钱包拖了后腿。